分享

张广天

 花样年华malan 2019-05-12



张广天--弦乐四重奏

 

 

    张广天,1966年7月生于上海。1985年,曾组建“再见”创作组和“太阳同伴”城市民谣演唱组,此为上海最早的民间现代乐队。在“太阳同伴”时期,张广天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积极参加演艺活动。1990年初,移居北京,从事唱片制作和影视戏剧的音乐创作,为十几张唱片配曲、制作,为多部电影和数百集的电视剧。

 

    张广天,话剧导演,编剧,吟唱诗人,音乐家。1966年7月生于上海。85年,曾组建“再见”创作组和“太阳同伴”城市民谣演唱组,此为上海最早的民间现代乐队。在“太阳同伴”时期,张广天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积极参加演艺活动。90年初,移居北京,从事唱片制作和影视戏剧的音乐创作,为十几张唱片配曲、制作,为多部电影和数百集的电视剧作曲。93年,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为其录制出版了个人专辑。

 
    此后,转入舞台剧创作实践。2000年,张广天导演了《切·格瓦拉》,一炮打红,成为知识界、思想界的风标。2002年《圣人孔子》再掀高潮,广州、北京等地的演出被非议,但被邀去欧洲艺术节奥地利维也纳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国当代话剧首次影响了世界。张广天2006年导演的新剧《圆明园》通过叙述圆明园的历史谈环境问题。剧场中动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演出。2007年剧作《红楼梦》强调用梦和醒的关系激活演出。


    2009年,应“韩国导演协会”邀请,赴首尔排演《哈姆雷特危机》,在首尔的Arko剧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当地导演称其为“十年来在韩国最重要的演出”。


    同年,为诗人云中的诗集《野草尖叫蓝靛厂》排演同名戏剧作品,在材料戏剧的探索上迈出极端的一步。该剧被上海国际戏剧节邀请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


    同年8月,受欧洲奥丁剧院邀请,去霍尔斯特布罗工作。9月在哥本哈根上演其用英语写作的剧本The Pills By Kierkegaard(基尔凯廓尔药丸),震动了当地的观众,受到丹麦戏剧界和欧洲戏剧界公认的好评,其剧本普遍影响了北欧的当代戏剧活动,被认为是“唯一以极端和前卫的戏剧形式影响了欧洲戏剧进步的中国戏剧大师。”


    在创作之外,张广天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包括几个方面:汉藏音乐体系、工业化时代的民间音乐、现代唱片工业、样板戏、人民戏剧美学。主要作品;电影原声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离开雷锋的日子》。戏剧音乐《切·格瓦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话剧作品:《切·格瓦拉》、《鲁迅先生》、《红星美女》、《风帝国》等,2005年创作“理想主义三部曲”,由三个独立的剧目组成,分别是《左岸》、《切·格瓦拉》、《圣人孔子》。曾出版自传《我的无产阶级生活》,近日出版新书《人类的当务之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