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看到“大量”两个字心里有点不适,孩子能够承受家长所认为的大量阅读吗?对于阅读,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急功近利。 题主可能认为上了一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不够多,而且各个科目都会和汉字打交道,做数学要读题,语文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担心。我来说说我的经验,我家大宝今年四年级,自己也是从那个纠结的时期过来的。 1、慢慢来,比较快。幼儿园到小学有个 过渡阶段,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有很多不适:记不住作业,阅读能力有限,读不懂题意,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继而会引发家长的焦虑甚至是爆发脾气。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过这样的场面:放学回家,正在厨房忙着做饭,而正在做作业的孩子却“妈妈、妈妈”叫个不停,不是这个字不认识,就是那个题不会做。面对这样恼人的场景,家长要怎么做呢? 首先这个阶段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刚开始可以给孩子读题,慢慢引导孩子自己记住汉字,理解题意。这个过程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是要多鼓励。引导加鼓励,孩子的进步是非常神速的。 其次,在家长陪伴的过程中,孩子积累了一定的汉字量的时候,就要学会适时放手。试着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今天的作业你可以独立完成!信任孩子,给予鼓励,让孩子自己学会面对困难,克服苦难。 这个从陪伴到放手的过程不是几天的功夫,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焦虑,因为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相互传染,影响了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学习也不会有利。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才是孩子良好学习的基石。 2、阅读兴趣的培养。除去家庭作业以外,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低年级有了阅读兴趣,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多好处。而这个时候就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孩子一步步引导到阅读兴趣上来。 我家大宝今年四年级,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幼儿读物,但是发现孩子不是特别喜欢读书,心里也一阵阵郁闷,难道我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吗?后来,我没有逼迫孩子读书,而是我在闲暇之余总是看书,孩子爱玩什么就玩什么。 放下心里的执念就不在纠结,可以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发现孩子的读书兴趣一下子爆发了。沙发上、床头、餐桌、厕所到处都是孩子的书,随时随地孩子都可以拿起书来读。欣喜之余,自己也总结出来一个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以身作则,榜样力量。 这几天我正在读一本叫做《印度异闻录》的书,拿到书的时候,第一个阅读的人不是我,而是我家大宝。我看得心惊胆战,大宝却看得津津有味。 耐心陪伴孩子的初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的识字量越来越大,也是孩子越来越喜欢读书的动力。两者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你会收获一枚自己完成作业又喜欢读书的宝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