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玄道:老子哲学的最基本体现

 闻书问道daw3s7 2019-05-13
《道德经》三大宗旨、1、统一,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认为道生化出阴阳和万物,阴阳和万物都是统一在道里面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燥的君主。

就像树根和树干的关系,它们是统一的整体,只是所处的角度不同,这种统一的哲学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

2、辩证,道作为宇宙之实在本原是绝对的,但由道所引导而生发的现象世界之中的现象事物是相对的。

比如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在相对的价值世界,“美”与“恶"相对,“善”与“不善”相对。

正因其相对,所以一方面,“善一恶”、“美一丑”只能是在相互对立的关系情境当中才获得其价值的相对显现。

若价值的一方被消解,则另一方也就不能独立存在,就像阴阳一样,阴不能独立于阳,阳不能独立于阴。

有阴的出现必有阳的出现,阴的消亡必然导致阳的灭失,阴阳是互相存在、互相依赖的辩证存在。

3、转换,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反”即是“复”,一切现象之所以必然是“各复归其根”的,正在于“道”自身的“反”。

因此按着老子的领悟,道的自身运动所展开的轨迹,就并不是线性的、单向度的一维性进展,而是反复周环的,就像DNA的螺旋结构,是阶段性的循环。

事物由柔弱而强盛,强盛则接近于死亡,所以说“刚强者死之徒”,柔弱则包含着发强的无限可能性,所以说“柔弱者生之徒”。

炎炎夏天体表是偏热的,体内是偏冷的,所以夏天容易腹泻,寒冷冬天体表是偏冷的,体内是偏热的。

所以冬天容易上火,这跟太极的原理“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互转化”是一个道理。

这一观点在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既是老子的宇宙观与自然观的核心,也是理解老子的政治观与人生观的关键环节。

《道德经》治国和个人修养理念,基于道体的本原性及其运动方式的揭示,老子实质上要求人们实现对于道体的领悟,最终使个体的行为活动高度契合道。

因此在现实性上,对于君主而言,这态度即表现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由此而实现他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思是无为而为,无事而事,无味而味。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符合天道而为,不要参杂人的乱为,最终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淳朴无奢欲的社会局面。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态度则表现为以清净的最高境界自守,以柔和自处,不敢妄为自我之“德”。

从而使自己原本于道的“德”能够得到其本然的充分呈现,毫无疑问,这两种态度的实质是一致的。

只不过是随着个体“角色”的不同而在不同的维度上获得呈现而已。

这两种态度所展开的个体体道之价值的不同维度,恰好分别为韩非子(治国方面)与庄子(修身方面)所充分继承。

并通过其各自的思想整合而获得充分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

总之,《道德经》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全世界的文化财富,它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

也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力量源泉,我们一起学习,一起传承,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