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说”与“有无说”

 风声之家 2023-05-04 发布于江苏

  在《易经》和《内经》里,叫“阴阳说”,在老子《道德经》,叫“有无说”

  《道德经》40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说”是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和弱都是有,但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和唯物辩证法是完全一致的,道法自然,就是唯物论;“有无说”就是辩证法。重要的是,《道德经》中讲的道法自然和有无说,要比唯物辩证法好的多。它之所以好,就是它是从实际出发,不是从概念出发;它是日常应用,不是哲学;它是文化,不是学术。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统,就是群体的习惯,就是日常生活,就是生活方式

  《道德经》39章讲对立统一,40章讲否定之否定。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量变质变。

  辩证法,是概念、是哲学、是学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不是文字游戏,不是耍嘴皮子,不是辩论,不是辩解,不是论证,它是行动,是运用。《道德经》没有定义、没有分析、没有论证。我们中国人认为,语欲胜人,必成孤家寡人,我们主张不争。《道德经》说,不争则无不争。不辩就是不争,辩证就是争论。

  老子的“有无说”,是《道德经》的核心。81章,章章都讲这个问题。十个手指头按着十个跳蚤是一个都抓不住的。我必须梳理。只能梳理成简单的几条,才能够抓住。而且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我们就是要把这几条紧紧的抓住。

  我们要好生理解“有无说”。我们要好生理解“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和弱都是有,但生于无。

  道不可道,不可言说;大道无形、无名;空其心,虚而不屈,当其无,有车、器、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吾无身何患之有;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道纪;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至虚极,守静笃;太上不知有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言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儽儽兮,若无所归;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似有似无;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朴散于物;恬淡为上;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常无欲,可名于小;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也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去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一章就讲了,“常无欲以观其妙”。我们无欲的目的是干什么,就是观其妙,就是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常无欲的最终目的要干什么呢?当然不是是为了看。有生于无,要生出“常有欲” 。“常有欲以观其做”,就是告诉我们,要抓住我们的利益、目的和动机。万物生于有。“常有欲”才能做事,才能成功,才有万物。无和有,我们要抓住不放。十个手指按住十个跳蚤是一个也抓不住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只能抓住一点,这一点是什么?就是利益和目的。但是你要实现你的目的和利益,必须始于无,因为有生于无。道是看不见的,你的存在也是别人看不见的,你应是别人“不知有之”。但是你又不能放弃你的领导地位,你不能放弃你的利益,你不能丧失自我。你必须居其实,不居其华(不玩虚的),你必须终日行不离辎重,你必须有实力、有肌肉。怎么做到保持领导地位,抓住利益,不丧失自我,活出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健康,活出财务自由,活出有实力呢?你必须通过无,通过反,通过弱。

  这就是无和有的关系。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通过无,通过空,通过虚,通过静,通过希、夷、微,通过不显山不露水,通过无声无息、无形无色、无名无誉,去实现你的有。

  释迦牟尼也是讲“有无说”的,但《周易》和中医讲阴阳说。为什么?因为《道德经》是最高管理学,是搞战略的。它不玩战术,所以重点讲有无,五行说在《道德经》只提了个五色、五味,没往下讲。平衡在《道德经》也讲得不多,只有个别几处,如下者举之,天之道取有余以补不足。

  我把老子《道德经》“有无说”梳理出五点:

  第一条,不要去道、去说、去辩。老子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道的。所以我们不要玩概念。不要多说话。不要去和别人争。知和行,言和行。我们只要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讲的,“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只要考虑利益、目的和动机。而平常我们不需要说话。老子说,“多言数穷,希言自然”。

  我们历史上,讲辩证法,总是扯来扯去,辩来辩去。否定之否定,就只承认人一个消灭一个,不能合二而一。杨献珍说了句“合二而一”,政治生命就没了。他讲的是现实,是实际。你看,钢和其他的金属合起来,可以变成合金钢,这是合二而一,是不是?谁说不能合二而一。在现实中对立的情况有很多,不只是一个消灭一个,有的你根本就消灭不了。日月是对立的,但太阳消灭不了月亮,月亮也消灭不了太阳。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轨道,它们根本就没有交集,没有碰撞。如果日月真有碰撞,那就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没有宇宙了。小行星撞到地球上都把恐龙灭了,太阳和月亮要撞起来,怎么得了。所谓日月的交集,就是日食月食,这是看到的,我们叫做视天象,不是实际情况,不是太阳吃了月亮,也不是月亮吃了太阳。

  中国从来就没什么大道理,说出来的话,都是有利益、目的、动机的,讲道理、讲法律,只不过是找个借口,把你灭了就是了。祸从口出啊,所以老子要我们“希言自然”,所以老子说不争,“不争则无不争”,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我们要夷、要希、要微,要视、听、搏的反面。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老子说的“道纪”。

  这是第一条,永远要保持你的独立性,永远要保持你的领导地位,要活出自己,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永远要实现你的利益、目的和动机。但是要不动声色,不要让人家知道,要润物无声,要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

  记住老子的话,多言数穷,希言自然,大道无形,我们不要去争,不要去辩,不要去论证,不要去推理,不要去耍嘴皮子,我们要实际的利益、目的、动机。怎么达到我们的利益目的动机?老子讲得非常清楚,只有两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二条,在一个整体中,整体好,个体才有可能好,个体一定要融于整体之中。所以第一要修身,也就是无我,第二要齐家,也就是要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前头。修身就是无为,就是无私;齐家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家邦国天下高于个人,先于个人。换句话说,为别人才叫修行,为自己不叫修行,不叫修身。你要想个体好,你只能强调整体,不能讲个体。这叫个性寄予于共性之中,这以天下心为心。


由于我的失误,阴差阳错,《“阳说”与“有无说”》只发出来一部分。发出后,我又不能收回,就只好把剩下的部分作为下集发出来了。

我把老子《道德经》“有无说”梳理出五点:

  第一条,不要去道、去说、去辩。老子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道的。所以我们不要玩概念。不要多说话。不要去和别人争。知和行,言和行。我们只要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讲的,“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只要考虑利益、目的和动机。而平常我们不需要说话。老子说,“多言数穷,希言自然”。

  第二条,在一个整体中,整体好,个体才有可能好,个体一定要融于整体之中。所以第一要修身,也就是无我,第二要齐家,也就是要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前头。修身就是无为,就是无私;齐家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家邦国天下高于个人,先于个人。换句话说,为别人才叫修行,为自己不叫修行,不叫修身。你要想个体好,你只能强调整体,不能讲个体。这叫个性寄予于共性之中,这以天下心为心。

  老子说,“后其身则身先,外其身则身存”,我们要外,我们要后,却可以达到存和先的目的。个人要融于社会之中,个体要融于整体之中。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不争则无不争”。我们要无为、要不争,就可以达到无不为,和无不争的目的。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式就是稽式,法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22章)

  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4章)

  第三条,要造势;要借力使力;要四两拨千斤;你别去干,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去干。方石头滚不动,但是你造个坡它就滚动了。老子说,“将欲歙(xì)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稽式就准则、法式,就是与物反矣,就是反者道之动)。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章)

  第四条,上善若水。水常无形,因器而形。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78章)

  第五条,归根返原。返朴。你的成功特质。会成为埋葬你的坟墓。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ò)身不殆。(16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