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包公是孝子

 昵称步步高 2019-05-13

包公没有嫂娘。从古至今,有关包公的戏都说包公是吃嫂子的奶水长大的。包公把嫂子称为嫂娘。这是传说和演义。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包公没有兄弟姐妹。包公的父母只有他这个儿子。

包公至孝。他从小就勤奋读书,立志功名。仁宗天圣5年,包公考取进士。那年他29岁,名列甲等30名之内,被授予大理平事、知建昌,就是建昌县令。包公的父母年龄大了,不愿意离开故土和他一起去赴任。包公为了在父母身边尽孝就辞去了建昌知县,改任离家较近的监和州税,今安徽和县。但是,包公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去。包公见此,毅然上书辞官,回家侍奉父母。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包公在家侍奉父母十年,直到父母去世。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读书致仕是每个读书人的理想。包公辞官的理由是父母年纪已大,侍奉父母之日短,自己为官之日还长。包公此举让人既感慨又感叹。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何况包公考取的还是知县。

到是历朝历代,很多人做官之后,不能为父母守丧,甚至隐瞒服丧的比比皆是。包公是旷古少有的大孝子。包拯死后被朝廷谥为孝肃,实至名归,绝非浪得。一个在家尽孝之人,其为国岂能不尽力尽忠。

包公为官刚直不阿,不徇私情,任何皇亲国戚,权贵大臣,没有办法在包公那里走门路,通关节。特别是包公坐镇开封府时,铁面无私,不苟言笑,让贵戚高官望而生畏,不敢胡作非为,黯然敛手,名震京师。当时的百姓们说见到包公笑比见到黄河清都难。开封人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金人中有那个官员治理京师出众时,金人就说比宋国的包拯还强。

戏里的包公,包龙图坐镇开封府,满脸漆黑,目光如电,威武异常。只见他哇呀呀的一拍惊堂木,身边的王朝、马汉就抬上寒光闪闪的三口铡刀,让堂上那些触犯国法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头上冒汉,双腿打颤。这是演义,现实生活中的包公当谏官时确实敢犯颜直谏。

戏外的包公的确打坐过开封府。

喜佑元年12月,包公被欧阳修推荐,权知开封府。包公当谏官时,敢于在仁宗皇帝面前犯颜直谏,弹劾皇亲国戚,宰相大臣,抨击时弊,不避权贵。被包拯弹劾过的国丈张尧佐,太宗的孙女婿郭承佑,宰相宋庠,转运使王逵都都受到了仁宗的处理,被按在“铡刀上”。

一个谏官能把当朝的宰相弹劾拉下马,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故此仁宗时有“包弹”之说。那个人品行有亏,就说“有包弹”,品行好就说“没有包弹”。

皇祐10年11月,包拯与同僚在仁宗皇帝面前有一次廷辩,把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皇帝的脸上。

仁宗皇帝说:“喧哗失礼,若以常法,便当责降”,但是仁宗体恤包公慷慨谠言,未予追究。有好事者,把这件事安在了包拯弹劾国丈张尧佐身上,说仁宗回宫时,看到迎接他的张贵妃说:“你只管要宣徽使,包拯向前说话,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难道你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

包公的脸其实不黑,与我们平常的人一样。因为包公不苟言笑,所以唱包公的戏里为了赞美包公办事公正,把包公说成是黑脸,这是后人对戏外的包公一生刚直不阿的褒奖。

包公廉明,没有私心。包拯一生得罪了许多权贵、高官,甚至是皇亲国戚,比他的同年晚踏上仕途十年,没有为自己升迁通过关节,嘉祐6年4月被授枢密副使(副宰相)。

包拯为官26年,不比那些优秀的同年进步慢,官职低,主要得益于他正直无私,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不畏权贵,犯颜直谏,勤于政事,关心民瘼,至孝至善,尽瘁于君,被朝野上下称为直臣廉吏。宋神宗时,西羌俞龙珂投宋。他知道包拯是直臣,对宋使者说我既归宋,请赐我包姓。宋神宗答应,赐名包顺。

包公做端州知州时,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以盛产端砚著名。从唐朝起端砚就享有盛名,是朝廷的贡品。到了宋代,端砚被视为珍宝。时人为有一名贵的端砚自豪。端州的许多官员都把端砚当作自己升迁的敲门砖。包公从来不用端砚贿赂权贵,离开端州时,包公竟然能做到不持一砚归。平时,包公特别喜爱书法,常常流连在翰墨间,挥墨拨毫,沉浸其间。欧阳修评价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

包公戏里嫂娘的故事,缘于儿媳崔氏。包公的儿子包繶死后,其妻崔氏拒绝改嫁。包繶死后5年,其子包文辅夭折。包拯的侍妾为他生一子包绶。孙氏不久离开包家。包拯和其妻董氏相继过世。董氏去世时包绶11岁,崔氏视包绶如亲子,家中事务全凭崔氏,后为包绶娶妻,并为包绶找回生母孙氏。崔氏的事迹受到朝廷表彰。诏书是苏轼写的。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后人移花接木,把这个故事安在包公身上,在戏里久唱不衰成为美谈。

包公去世时立有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