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的包公VS真实的包拯

 麻雀爱读书 2020-05-27

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说,有一类“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说上说的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一样,本来只是一扎干草,身上刺猬也似的插着许多箭,不但不伤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

他说的就是包拯、包公、包青天、包龙图。“一扎干草”这个词有些难听,毕竟,包拯先是有了一些可歌颂的事迹,然后老百姓才乐于将一些传说加在他身上的。不过胡适这个比喻还是挺恰当的,通过对比包拯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历史上真实的形象,我们会发现,近千年来加到包拯身上的传说完全覆盖住了他自己的真实面目。包拯小史

包拯画像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在北宋仁宗朝做官。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朝廷授官后,他因为父母年老,不肯离开故土,于是辞官回家奉养双亲。等到十年后,双亲去世,包拯也服完丧了,在乡亲们的劝说下才重新做官。这时包拯已年近四十。

朝廷得知了他辞官孝敬双亲的事迹,非常看重他,因此包拯升迁很快。他先担任三年天长县(今安徽)知县,后担任三年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随后就被召入朝中任职。做端州知府时,因为当地出产供进贡之用的“端砚”,之前的知府都在进贡份额之外,另外多征收几倍数量的端砚,用来贿赂朝中权贵。包拯到任后,下令只按照进贡所需数量征收。到他离任时,没有带走一方端砚。

包拯在朝中任职近二十年,担任过御史、谏官,多次在三司担任不同的管理财政的官员,还多次到各地担任转运使(也是经济方面的)。御史、谏官是专门评论朝政得失和监察官员过错的。包拯以魏征为师,刚直敢言,不避权贵。他因此得了个外号——“包弹”,就是指不论王公大臣还是皇亲国戚,只要包拯看到他有过错,就必定弹劾。当时凡是说某个人办事有错,就称之为“有包弹”;而如果某个人办事完美无缺,就称之为“没包弹”。这成了北宋时的流行语。

开封府

包拯最为人们熟知的官职是开封府尹,正式官名是权知开封府(由于北宋太宗和真宗在即位前都出任过开封府知府一职,所以后来的大臣出知开封府都在前面加一个“权”字,以示尊重)。几乎所有文学作品中关于包公的情节都发生在开封府,但其实包拯权知开封府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开封府是首都所在地,人口多,事情非常繁杂;皇亲国戚、权贵子弟也多,要做到秉公无私又能在朝中立足,很难。之前的开封府,人们想告状只能通过门牌吏递状子,案子什么时候审也由门牌吏说了算,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包拯到任后下令,以后告状人直接将状子递到堂上。包拯刚正坚毅,不讲人情,平时放纵惯了的贵戚和宦官都因畏惧他而收敛。当时京城流传一句话:“请托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们还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都是千年难遇的。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副使任上突然得病,病逝,终年六十四岁。朝廷赠谥号为孝肃。

包拯性情严厉,痛恨恶行,但为人宽厚,怀有忠厚之心。生活简朴,后来虽然显贵,但家里吃的、用的、穿的都和平民时一样。他在朝中立身中正,不结朋党。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治家严谨,留下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

后人将唐代的魏征、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况钟、于谦五位名臣作为谜面出了一个谜语,谜底是——五官端正。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为官清正的肯定。传说与真实的对照

黑脸、月牙?

黑脸、额上一个月牙是文学作品中包公的固定形象,但据流传下来的包拯画像看,他的相貌与常人无异,额上更没有月牙(要有也是横着的,那是抬头纹)。黑脸、月牙的形象完全是后来根据艺术需要加上去的,黑脸象征着包拯的清廉正气、铁面无私;月牙大概代表他如黑夜中的明月高悬吧。

父母早亡、由长嫂养大?

前面提过,包拯为了奉养双亲,十年没有做官,所以父母早亡是不对的。他前面的确有两个哥哥,但都夭折了,没有嫂子,更没有侄子可铡。

不过,“长嫂如母”这件事在包家是存在的,当事人是包拯的大儿媳崔氏和包拯的次子包绶(又名包诞)。

包拯的大儿子包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几年后,包繶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包拯打算让守寡的崔氏改嫁,崔氏不愿意,继续留在包家侍候公婆。包拯老年时,曾经把一个侍妾孙氏赶回娘家。孙氏在娘家生了一个儿子包诞,崔氏暗中常去探望孙氏母子,后来又把包诞接回家中抚养,改名包绶。包拯去世时,包绶才五岁。之后包家由崔氏当家,她侍候婆婆,抚养教导小叔。包绶长大后做了官,对大嫂非常孝敬。大嫂死后,他千里奔丧,并像为父母服丧那样为大嫂服丧。

所以,后世人是把包拯儿媳的事迹嫁接到包公大嫂的头上了。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三口钢铡?

一言以蔽之,全是浮云。

文曲星下凡?

有包拯是文曲星下凡的传说,既然是文曲星,那包拯的文才应该不错。事实如何呢?

包拯中进士时是甲科,属于高等,文才应该还不错。但据说包拯不擅长诗赋。北宋科举考试策、论和诗赋,他在诗赋方面应该只是及格的水平。现在流传下来的包拯的文字,只有他早期的一篇诗作。欧阳修在一篇上奏中说,包拯“一向缺少学识”。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包拯擅长处理政事,而对于文学和经学方面,他或许是不擅长,或许无意于此,又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包拯是良吏,但如果说是文曲星下凡,太勉强了。

关于包公的断案故事

仔细想想,现在流传下来的包公故事几乎没一个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全是民间创造的。

《狸猫换太子》有点儿历史的影子。仁宗赵祯的生母李氏原来是个地位低下的宫女,生下赵祯后,刘皇后就把赵祯夺过来当做自己的儿子。赵祯十几岁即位,一直由刘太后掌管朝政。在刘太后活着时,仁宗一直以为刘太后就是自己的生母;而李氏一直默默无闻地和其他宫女待在一起。李氏先于刘太后一年去世,临死才被封为李宸妃。第二年(1033)刘太后去世,才有人告诉仁宗他的生母是谁。包拯进入仕途是1037年,这时刘太后和李宸妃都已去世多年;陈州放粮确有其事,不过是庆历六年(1046)的事了,距离刘太后和李宸妃的去世更远了。

《秦香莲》的背景原本是清代,原本只是陈世美中状元后翻脸不认亲的故事,本身也是虚构。原来和包公没关系,但阴差阳错搅到了一起,有了现在成熟的《铡美案》。

包公最为人熟知的是他断案如神的形象,这得益于明代小说《包公案》(又称《包龙图案》)的流传。直到如今,包公在人们心目中仍是一个专门负责断案的官员。

另外,《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甚至《杨家将》,也都把包公牵扯了进去。包公好忙!

影视剧中的包公形象

这么看下来,现在的包公已完全不是原来的包拯了,就算他活过来,看到屏幕上、戏台上的自己,也肯定不认识了。传说让包拯的名声流传至今,也是传说让包拯面目全非。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喜欢创造出来的故事,而不喜欢既成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