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一个越来越像的两兄弟

 hercules028 2019-05-13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一个越来越像的两兄弟

  今天那些已然坍塌的,将来可能会浴火重生;今天那些备受尊荣的,将来可能会匿迹销声。——贺拉斯

  在所有的基金投资风格中,价值投资风格与成长投资风格最为著名。

  很多基金的名字里面就旗帜鲜明的将“价值”“成长”明确的标识出来,以展示自己的投资理念。

  那么这两个风格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

  在传统的印象中,价值投资主要是投资大盘蓝筹,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的大市值企业,比如银行、石油、石化等大蓝筹。

  而成长风格投资的基金则主要投资中小创板块,这些板块的股票虽然估值不低,但是企业成长空间大,在牛市中往往能够实现更高的涨幅。

  如果细分投资风格与成长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出发:

  第一:投资理念不同

  价值投资法也叫“捡烟蒂”法,投资那些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股票,这样亏损的概率大幅降低。

  只要企业长期“价值回归”成立,早晚能赚钱。

  而成长风格则不一样,在成长型投资者眼中,哪怕现在企业价值只有1元,而股票的价格是2元,只要企业的成长性高,那这只股票就值得投资。

  价值投资更看重现在的安全边际,而成长投资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发展。

  第二:风险属性不同

  由于价值投资主要投资安全边际高的企业,企业的股价已经低于其价值,这样的企业再度大幅下跌的概率低,所以价值投资型基金风险较低。

  而成长风格投资则主要投企业未来,而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所以一旦企业遭遇“黑天鹅”事件,其估值可能在一夜之间瓦解。(比如乐视网)

  所以,成长风格的投资风险较大。

  当然,风险大的同时预期收益也高,一旦企业利润实现了快速的上涨,那么成长风格的投资往往收获丰厚。

  第三:卖出的时点不同

  价值风格投资往往在股票价格超过企业价值就会卖出,然后再次寻找低估值企业。

  而成长风格投资则是只有认为企业未来成长速度会降低,或者不认可企业未来成长性的时候才会卖出

  以上是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投资不同,但是这两种风格也绝对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在慢慢的融合为一体。

  这一点在股神沃伦·巴菲特身上体现最明显,我们知道股神的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作为证券市场鼻祖,格雷厄姆非常推崇价值投资理念,就是一定要股票的价格低于价值才值得买。

  其投资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以低于公司净资产2/3的价格买公司;

  二是专注低市盈率的股票。

  起初,巴菲特确实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投资,也确实赚到了钱,但是在1956年开始投资合伙事业时,其合作伙伴查理·芒格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

  查理·芒格在投资中更倾向于费雪的成长投资理论。

  查理·芒格认为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支付公平的价格胜过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价格。

  正是在查理·芒格的帮助下,巴菲特跨越了深度价值投资理论,成功收购了喜诗糖果公司,并成为其投资经典案例。

  1971年末,巴菲特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只有1000万美元现金资产的喜诗糖果公司,这对于巴菲特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改变,因为这样的交易完全不符合其老师的理论。

  但是,10年后有人出1.25亿美元来收购喜诗糖果公司,如果出售直接就赚了5倍。

  但是,由于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这笔交易被巴菲特拒绝啦。

  那么,巴菲特究竟是价值投资者还是成长投资者?

  也许巴菲特的这句话能够给予我们答案,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要进行无价值投资吗?

  这里的价值投资显然与我们前面说的价值投资不同。

  笔者的理解是只要你是根据股票所代表的生意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和投资,就是价值投资。

  与价值投资对立的不是成长投资,而是投机。

  比如,某只股票已经宣布即将退市,但是在退市前一个月就莫名其妙的天天涨停。

  这个时候你还是去选择投资,想要火中取栗,赌一波。

  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投资,而是典型的投机。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并非非此即彼,现在的专业投资者更多的区别在于是更偏向价值中选成长还是成长中选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