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2246--美国使团意见颇大,俄使为此向清朝抗议,清廷上下为何十分满意?

 泊木沐 2019-05-13

1859年7月8日,美国公使华若翰与直隶总督恒福在北塘首次会晤。美方见清方仅为其准备了车马,不肯乘骑,称有自携绿呢轿、蓝呢轿各一顶,向清方索要轿夫16名。由于咸丰帝禁止外国使节坐轿,恒福派同知博多宏武、候补知州曹大绶告诉美方,“此间海口偏僻,并无轿夫,现自总督起,文武各员均系乘马。”美使闻此,方乘马至北塘馆舍与恒福会见。次日,美方翻译卫三畏与清方博多宏武、曹大绶会面。美方再次提出坐轿,清方答以“各国到京,向不乘轿”;美方宣称“各国均系属国”,美国当有不同;清方再答以“俄罗斯在京,皆系坐车,并不乘轿,该国(美国)与俄国事同一律,似亦未便两歧”。美方由此始允进京乘车而不坐轿。对于这一重大的外交“胜利”,总督恒福连忙向咸丰帝报告。7月20日,美国公使华若翰率随员等29人(其中10人为华人,为美方的翻译、抄写、厨师、仆役),从北塘登岸乘车至北仓,然后乘船经北运河至通州,再次换车,27日到达北京行馆。

图:美方翻译卫三畏

图:北塘码头今景

华若翰的使命有二:一是递交国书,二是互换和约。美方提出向皇帝亲交国书,清方要求觐见皇帝须行跪拜礼,而美方只同意用西方礼节入觐。最后清方告诉华若翰:国书可在嘉兴寺公馆由桂良接受;因条约中并无进京换约之规定,条约可在天津或上海互换。华若翰为此照会桂良,对不能将国书亲递皇帝表示遗憾,“今但能将国书交付大皇帝简命大臣,亦足复命。” 8月10日,桂良代表咸丰帝接受了美国国书。11日,华若翰离开北京。16日,华若翰与直隶总督恒福在北塘互换《中美天津条约》。

华若翰在北京共住了16天,顺天府给军机处的报告称:“均属安静”。美国使团对其馆舍、供应,没有提出意见,但对他们的行动限制,意见颇大。没有减震装置的马车,使他们感到不适。在北京的俄国人被劝阻不要与美国人相会,激起俄使为此向清朝抗议。而美国人与俄国人事实上也没有机会相会。

此次美国公使进京,咸丰帝与朝廷高官们均为满意。原先莫名的紧张与种种猜测,事后都轻松地化作一口气,缓缓地吐了出去。此种公使入京的模式,并不破坏“天朝”体制,是他们可以接受的。而战败的英、法公使不肯进京换约的表现,也一时使咸丰帝感到敌手的气馁,僧格林沁在大沽口的胜利,又使他感到志扬。8月1日,他旨命两江总督兼办理各国事务钦差大臣何桂清,尽毁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英、法将来只能按《中美天津条约》的模式另订新约,而且只能在上海换约!咸丰帝发现,在《中美天津条约》中,没有公使驻京,没有长江通商,也没有内陆游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