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校沟通,没痛过你不会懂

 长沙7喜 2019-05-13

家校沟通,没痛过你不会懂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

---李镇西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梅洪建老师讲座笔记摘录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中学  夏婷

   不知各位老师在家校沟通与合作中的感受如何?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家校合作更有效更实在呢?

梅哥(梅洪建老师)正好在李镇西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上讲了“家校沟通”笔记摘录如下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

好的家长不需要你来沟通;坏的家长不会听你的沟通。

虽然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处于中间阶段的你永远不要妄想着家长与你保持一致相反,作为教师,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家校沟通的距离与尺度。

家长是什么呢?

家长,首先是孩子的爹娘。于是乎,潜台词就是“他的孩子很重要!”这一观念,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同意对于家庭来说,孩子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每位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

然而,我们从事的是教育在联合国相关文件中,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梅老师通过百度百科,为我们获得:

服务---即为别人做事,满足别人的需要。

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需要!

   因而,为了满足家长的心理期待,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先向家长们讲述自己的带班经验,如:金字塔,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等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价值,从而让孩子来影响家长,令家长对你产生认同感!

    梅老师弱弱提醒:教育是有边界的,教育家长是社会的事儿。有的时候,作为教师,千万别闲操萝卜淡操心。因而,广大教师一致认为:让孩子来影响家长,这个做法好。

 

家校沟通,没痛过你不会懂

家校沟通第二步:感情磨合

这点很重要。它会让“家长”成为您规避风险的对象。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家长们维权和法律意识浓厚,从而引发了不少家校沟通的矛盾。

与家长的感情磨合,“孩子”是重要的桥梁。因而,很多擅长家校沟通的教师,大多善于调动孩子的力量。

于是,我们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班级群,公告等班级平台,记录每一个孩子每一天或每一个真实的变化。

通过曰常生活中对孩子细腻而点滴的观察,记录,让孩子深受你对他的爱,也让家长们产生共鸣。

顾诚说:你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家校沟通,细心记录便会润物无声利用学生来搞定家长,让家长开启对教师表扬的馈赠。你对孩子绵绵不绝,源源不断地表扬与鼓励,家长们会懂,也会有技巧地表扬老师,不再挑老师的刺。要知道,老师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学生,而是那么一两个看你不顺眼的家长。有时候,仅仅那么一两个挑事的家长,就会把你搞得鸡飞狗跳。

其实这也是提醒我们老师在平时多对学生关注、关心、关爱,特别是学生精彩的表现和点滴的进步记录下来,展示给家长,细心记录便会润物无声使家校沟通顺畅起来!

梅老师在此,提出教育的一项缺失:我们的教师一直在研究如何爱学生,爱家长,愛教育。却不曾有过让学生或家长如何来关爱教师的教育。

因而,我们必须先关爱自己。灵活运用“孩子”来维系家校沟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好。

   逐渐的,家长们不再和老师作对了,也会慢慢想成为班级的助手所以,感情磨合,很细小,也许也会很漫长!

 

家校沟通,没痛过你不会懂

第三步:工作让渡

鼓励并教授家长们共营班级。

有时候,家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要想让他们继续付出,那就让他们做事。因为,经过第二步,你让家长们服了,什么事都好做了!

有时侯,我们带班不是输给了方法,而是败给了时间。因而,我们不妨与学生,家长在一个阶段朝一个目标努力打造一块班级品牌。

如:早读,声音最好的班;

穿组服整齐跑步的班

……

总之,好关系才有好成绩,好成绩才有好老师。

 

家校沟通,没痛过你不会懂

(左起依次是:

李小段老师、郭玲老师、梅洪建老师、张巧老师、刘爱玲老师)

 

【吐槽】河南 江东云(491393552) 15:45:56
梅洪建的治班理念:
1.要让班上每个学生有存在感和归属感。
2.要给家长沟通你的带班理念。
3.要打造班级品牌,从早读开始,跑步。
4.要利用学生搞好家校关系。
5.通过孩子,通过家长,学会表扬老师。
6.每周一歌,每组推荐一首,说出推荐理由。
7.所有活动必须要与心灵的脉膊跳动一致才可以!
8.一定要会借力,与家长共营班级。
——梅洪建,国家知名班主任,能够再次零距离感受他全新的带班理念,真好!

只是,遗憾的是,他没有真正展开讲就匆匆离开了,意犹未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