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永玉先生的木刻

 明日大雪飘 2019-05-13

黄永玉先生的木刻 

黄永玉在故乡

一直喜欢黄永玉先生。木刻、美术、诗歌、散文、小说、雕塑、设计……九十五岁了,他还不断寻求变化。在“朗读者”里他与董卿对话:“要是想我了,看天,看云。”说得真妙。

黄先生的童心常在,富有幽默而风趣。他一生漂泊,不断遇到帮助他的人,常常留存在心。他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扉页上题写“爱,怜悯,感恩”,正是他感恩前辈,怜悯他人的感受。

拥有爱心之人,精神永远不老!

一九三七年春夏之际,十二岁的黄永玉从湘西来到厦门集美中学。抗战爆发,集美学校迁移到安溪文庙之中。在这里,黄永玉开始学习木刻,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四十年代初,黄永玉为贺宜、臧克家等诗人、作家配木刻插图。

一九四六年至五十年代初,他先后发表《信丰的市场》、《鹅城》、《浴》、《苗舞》、《台湾小吃摊》、《台湾按摩女》、《我在海上一辈子》、《生之序曲》等。这段期间,他喜欢刻不同的情歌插图,每一幅都具有形式之美。

木刻《信丰的市场》发表于《清明》创刊号

1947年木刻《浴》

台湾小食摊,1948年

台湾按摩女1948年

生之序曲,为萧乾所作。1948年

苗舞,1947年

苗女

我在海上一辈子,1949年

黄永玉的精彩亮相,可谓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一个惊喜。他孕育于这个木刻运动,受惠于力群、李桦、黄新波等诸位木刻前辈的熏陶,起步伊始,他即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有姿态。

一九四七年,黄永玉开始为表叔沈从文的《边城》配不同插图,这些插图,如今看来,与小说情调颇为和谐,传递出沈从文作品中的静穆之美。

黄永玉第一次画展,一九四八年的年底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开幕。那一年,他二十四岁。促成此次展览的是在香港编辑《大公报》的萧乾。黄永玉回忆说:“那时候香港大学校长是英国学者施罗斯先生(Dr.D.J.Sloss ),他跟我家尊敬的萧三哥萧乾是熟人。

吹笛,沈从文小说插图,1947年

风调雨顺,1947年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

花环,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1947年

讲故事,1946年

沈从文边城插图,1947年

咬人的大鱼,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1947年

不知什么道理,好心的萧三哥认为我的木刻够资格开个人画展,并鼓励我去做这件想也不敢想的大事。”(《流光五十年》)萧乾是沈从文的弟子和朋友,本人也酷爱版画,二战期间在英国时曾搜集过不少英国版画,一九四七年遍选出版过一册精美的《英国版画集》,他非常欣赏和推荐黄永玉的艺术创作。 

此次展览情形,主编过《良友》画报的马国亮当时正在香港。他晚年回忆说:“报上经常发现有署名黄永玉的木刻,多半是少数民族题材,富有民间情调的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我喜欢这些作品,我把它都剪贴下来。我认识许多木刻家,例如和鲁迅先生一起拍过照的我都认识。只有这个黄永玉,我从未听说过。不久报上刊出他的画展消息。我按址前往参观。有人给我介绍这位木刻家。我意外地发现,他竟是这样年轻,和他成熟的作品很不相称。”

风车,1946年

哥在山上打石头,民歌插图,1947年

十七十八好唱歌,民歌插图,1947年

我的童年

一个门窗四四方(民歌插图,1948年)

月亮湾湾照九洲,民歌插图,1947年

新走上文坛的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沈从文介绍他与黄永玉于一九四六年结识,在上海他们二人与黄裳等同辈年轻友人一起,度过艰辛而快乐的美好时光。一九五一年,得知黄永玉将在香港举办第二次画展,汪曾祺从北京写来一篇《寄到永玉的展览会上》,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汪曾祺从黄永玉一九五〇年在北京为沈公子虎雏所刻肖像,看到其木刻艺术的发展:

从这幅画里我看出在这两三年中不知多少次的折腾之后,永玉赢得了把握。永玉是一个更职业的画家了,他永远摆脱了过去面对一个创作的时候有时未可尽免地焦灼之情了。用一句极普通的话来说,说是“老练”了。其实,在作风上,也必然的要更凝练,内省,更深更厚了些。另外,永玉在这幅画里也仍然保持一贯的抒情的调子;民间的和民族的,适当的装饰意味;和他所特有的爽亮、乐观洁净的天真,一种童话似的快乐,一种不可损伤的笑声,所有的这一切在他的精力充沛的笔墨中形成一气,流泻而出,造成了不可及的生动的、新鲜的、强烈的效果。永玉的画永远是永玉的画,他的画永远不是纯“职业的”画。

(《寄到永玉的展览会上》,一九五一年一月七日,香港《大公报》)

这些赞誉各有见地。我非常欣赏汪曾祺所说的这句话:“永玉的画永远是永玉的画,他的画永远不是纯‘职业的’画。”

从这些文学家的赞誉不难看到,黄永玉从一开始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艺术家,但同样是文学中人,这是他与别的艺术家的一个区别。几十年后,人们会清楚地看到他在诗歌、杂文、散文、小说诸领域的独特成就。

1942年,挖土的狐狸,贺宜《酸葡萄的故事》插图

1946年,鹅城

电车中,1950年

给爸爸送饭,1951年

孩子读书

海边的故事,1949年

狐狸与猴子-贺宜《酸葡萄的故事》插图,1942年

邻家的女孩,1950

听从表叔沈从文的建议,黄永玉一九五三年离开香港,携家定居北京。如沈从文所说,黄永玉走进东北森林,写随笔,刻《森林之歌》。之后,他到荣宝斋向老艺人学习木版套色水印技术。在此期间,黄永玉的套色木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黄永玉与李可染一家同住在大雅宝胡同的大院里。经李可染引见, 黄永玉得以多次拜访齐白石,并获允许,为之创作一幅肖像木刻。作品完成,在荣宝斋彩色印拓后,黄永玉约上齐白石的几位弟子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及郑可一起,将作品送至老人家中。

画面上,老人斜倚床塌,面容饱满丰润,神情自然、平静而从容,显出黄永玉对齐白石的敬重和理解,也表现出作者刀法之细腻而沉稳,颇见其功力。齐白石看后颇为欣赏,兴致勃勃地为黄永玉在作品上题写:“齐白石像永玉刻又倩白石老人加题年九十四矣。”这幅经齐白石题写的彩色肖像木刻,黄永玉珍藏至今,悬挂在客厅里。

黄永玉为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创作的一组套色木刻插图。阿诗玛形象,阿诗玛织布,阿诗玛吹口哨……许多年过去,美丽的套色木刻阿诗玛形象,已成为当代中国套色木刻创作的佼佼者。

阿诗玛

阿诗玛:口哨

阿诗玛:织布

之后,他还为《葫芦信》配插图,其造型,同样具有形式之美。

60年代初葫芦信

六十年代初,黄永玉刻了一幅大幅《春潮》。站在船上的两位渔民,抛出长矛,弯弯曲曲的每根线条,刻得极为细腻,直逼最为庞大的鼠鲨。鼠鲨周边,那些大大小小的鱼,在漩涡之间跳跃着。如此壮观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春潮

故乡从来就在黄永玉心中,永远挥之不去。他总是说,回到故乡,会有踏实的感觉。《一路唱回故乡》诗集,就是他的心中所在。

黄永玉一直在求新,求变。他写《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连续写了近十年,每次连载,他都会配插图。听黄先生聊天,他说小小年纪就知道了宜兴紫砂壶:“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让我欣赏泥金壶。他说,泥金壶一定要盖严,它来回转,但晃不了。转可以,晃荡不行。这个它做的像机器一样了。”当年在凤凰人嘴里,宜兴不是“宜兴”,说出来是“泥金”。黄先生越来越认可“泥金”这个叫法,他说,“泥金”多么富有诗意! 

黄先生做过许多不同门类的创作,画紫砂壶的情结,一直留在心里,未曾放弃。二〇一六年春节期间,他因病住院。出院两个月后,他再下决心,执意四月下旬前往宜兴。在那里一画就是一个月。他把当年所画的一百多幅《水浒人物》,一一画在紫砂壶上。与此同时,他还在紫砂壶上画紫藤、人物……

画好紫砂壶,黄先生回到北京。第二年,画紫砂壶的情结依旧缠绕于他。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从宜兴运来十多把大紫砂壶,每把紫砂壶直径长达六十多公分。那些日子,他几乎每天都在画大壶。他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这个了不起的大工程。

黄永玉写过一篇短文《永远的窗口》。

窗口,就是他回望故乡的美丽。

鲁迅像,1952年

齐白石套色木刻

玛雅可夫斯基像,1953年

1948年黄永玉为陈敬容诗集插图

铁匠,1949

一把芝麻撒上天(“十姊妹”插图,1948年)

石子碎了眼睛花了,1949年

生命的疲乏,1947年

拾麦子

啄木鸟

一帆风顺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