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溃疡】 经方治疗口腔溃疡案

 紫荆88 2019-05-13

齐装;女,61岁,河间市黑佛头村人。2013年5月17日

初诊。患者患口腔溃疡5年,几乎每月都有发作。疼痛烧灼,痛苦异常,多处诊治皆效果不佳。刻下:唇内侧和舌体上散布多块米粒样大小溃疡,疼痛如烫,无食欲,精神烦躁,睡眠极差,无胃脘胀满等症。舌淡苔水滑,脉象细数。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20g,桂枝10g,附子6g,牡蛎20g,干姜10g,甘草10g。

5剂,水煎服。

二诊:溃疡有所减少,疼痛也有减轻。效不更方,再服5剂。

三诊:溃疡依旧,余症依旧,患者言似和未治前一样,面有责备之情。惶恐之余,再观患者体质,发现患者体形瘦弱,肤色助黑无光泽,问诊得知畏寒喜暖,手足常年觉凉,再看舌

质舌苔并无热象,而且患者诉唾液较多。余恍然大悟,毅然更方:

附子10g,党参20g,白术15g,干姜10g,甘草12g。

5剂,水煎服。

四诊:溃疡减轻过半,疼痛大轻,精神振作。原方迭进10剂。后患者告知痊愈,半年未复发。

临证心得:口腔溃疡热证居多,久不愈者多寒热夹杂。临床上甘草泻心汤证不少,且多伴有胃脘不适。笔者对于日久不愈的口腔溃疡无胃病者,常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治疗,屡

收佳效。该病例笔者先入为主,率然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治疗,结果疗效不佳,后发现患者体形瘦弱,肤黑无光泽,畏寒,无渴感,舌苔水滑,综合分析辨为寒性体质,遂从体治

疗,投以附子理中汤,结果收效迅速且疗效稳定。方中甘草剂量大于附子,一为减少附子毒性,二是根据黄师的经验以修复溃疡的黏膜。

文章来源于《经方实践得失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