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古代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曾经闹过矛盾,后来经明朝来一调停化解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mrzmjy 2019-05-13
是这样的:

郑和率领的船队一共出海7次。最初,只限于亚洲,第四次开始,他就延伸到了非洲海岸,就是今天的索马里。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对这些国家的冲击,可想而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擒番王”

第一次发生于第一次下西洋时,就在苏门答腊岛(今印尼最西境),完全由中国移民建立的旧港王国,国王陈祖义向他祖国的舰队司令郑和诈降,然后像高丽王国对付关先生一样,向郑和突击。但他的运气不佳,被击败擒获,送回中国处斩。

第二次发生于第二次下西洋时,在锡兰山王国(锡兰岛),国王亚烈苦柰儿把郑和诱到首都副罗里城,
然后倾全国之力攻击停泊在港口的中国船团。郑和身旁只有两千人,他发现情况有异后,即用此两千人乘首都空虚,突袭王宫,生擒亚烈苦奈儿。锡兰山军队半途闻警,急折回相救。被中国军队前后夹攻,大败。亚烈苦柰儿被送到中国,但中国没有杀他,反而又送他回锡兰山。从此锡兰山成为中国最忠实的盟邦,每届国王即位,跟朝鲜、安南一样,一定请中国册封。

第三次发生于第三次下西洋时,苏门答腊王国正逢内乱,前王的儿子
苏干刺起兵夺取王位,但他缺乏政治头脑,不知道联络中国求助,反而向中国船因袭击,企图取得财宝。结果被俘,送到中国处斩。


这几次就是明政府调停的,因为这些国家路远并且偏僻,即使占领也无法派人留守,所以明政府将他们作为番属(象锡兰山等)

古代的中国能和这件事情相比的,只有公元前二世纪的张骞通西域,给中国开凿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广阔天地,他们对中西的文化交流都作出了伟大的功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