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语文教学问答

 阳光满城6536 2019-05-13

 问:九年级学生,很快就要迎来中考,面对还没有结束的新课,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文本问题呢?

肖: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般的,当然好教师就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分数。很多老师,会认为九年级的篇目教了也白教,反正中考阅读是考课外的,所以就草草了事,敷衍带过,甚至置之不理。殊不知,中考语文考的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放弃精美的文本,而把学生至于题海试卷之中,不但让学生对语文课心生厌倦,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考试分数。其实,把平时的教学做好,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考试辅导,是最好的应考准备。最重要的是阅读那些好文章,都会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考场写作起催化作用。放弃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无疑是一种遗憾。老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欣赏,一起思考。好文章,如好风景。

 

问: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当下,怎样才是守正的语文课堂?

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出了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这样,语文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就极其简洁,听、说、读、写、思而已。心中有语文,眼里有学生,遵循教学规律,紧扣文本语言,依体而教,以这样的语文活动为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朴朴实实,简简单单,真真切切,我以为就是守正了。

 

问: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

做:做一个能担当语文教学的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你就是语文,语文就是你。如果学生没有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语文,那种喜欢,证明和你的语文无关,至少你不是成功的语文老师。心中有语文,心中有学生,这样,成就了喜爱。做一个上得了好课、懂得学生心思、热爱学生的语文老师,学生的喜欢就会蔓延到语文上。

 问:什么样的教学镜头是你最欣赏的?

答:我自然会喜欢设计新颖、构思奇妙、有创新力的教学镜头。每次,我看“镜头”来稿前,我都是会打一下腹稿,想想自己能想到哪些镜头。然后,若是看到来稿中的“镜头”出乎我的构思,比我的设计更新颖的,我自然会欣喜万分。课堂,是创造力体现的地方,曲径通幽,那些我们不曾想到的精巧设计和切入,都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新,必须基于教学的实在内容,基于语文教学的规律,切不可刻意求新而忽视语文教学本真。这样,那些看似不新奇,但朴素、实在、有效的教学镜头,一样让我心动。踏踏实实,又蕴有生成,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看得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这样的镜头,我都欣赏。

 

 问:怎样才能轻轻松松写作文?

答:作文其实到了写的时候,都不会轻轻松松。因为写作,是对自己生命形态、生命意识的思考。写作,就有疼痛的时候,它在折腾你,它在煎熬你,它在释放你,也在塑造你。写作的轻轻松松源于我们对世界、对自认、对人生、对自我生命的热爱和探究。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毫无意义。”那么。当你用心爱这个世界,体察这个世界并思考,凝视这个世界并肯探讨,你就会发现草木皆入文,风雨都是诗。认真爱,疼痛思考,微笑写作。我们离好文章就不远。

  问:即将踏上语文教师工作岗位,即将毕业,这几个月该如何有效积累,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

答:祝贺你,即将成为语文老师,即将成为我们的同行。透过你的问题,我似乎能看到曾经青涩的自己。珍惜最后的大学生活,还是要多读读书,同时多多积累一些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既在文学素养、语文功底上丰厚自我,又在课堂实践和教育管理上提升水平。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讲台上,面对文本,面对学生,我们都会悔恨自己错过了读书的时光。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堂上的行云流水、承转自如,都源于我们年轻时的阅读积蓄。不要随意丢失这几个月。同时,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语文教学基本功上再下点功夫,比如练练朗诵、演讲,写写粉笔字等等。最重要的是,对语文教学有个明晰的概念。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钱梦龙老师常常这样问。我们也要这样问!这样,才能在纷繁杂乱中找出正确的语文之路。当然,我推荐你读读上海教育出版社刚出版的这两本书——《语文教学艺术镜头》(初中卷 高中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