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韩九叔 图 / 网络 主播 /惊涛.墨语
本文系国学文化堂原创,转载请注明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脸,是一个人的面子,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甚至有人认为面子比命还重要,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冯唐说:“人如果能做到三点,可以免于得癌症: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人生经历丰富的人,往往最能体会到——“不要脸”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所谓不要脸,不是指低素质的撒泼耍赖,也不是无耻的讨要哀求。不要脸,是一种无我的生存状态,忘我的追求精神。 简单说,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你给社会提供的价值,而不是你的脸。 “不要脸”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楚汉争霸中的两个故事,讲述了刘邦和项羽对“不要脸”的态度。
在封建道德极为严苛的时代,刘邦这种不要脸的行为可谓惊世骇俗了,不过最后刘邦的父亲不仅没死,在刘邦成为大汉天子之后,还做了多年的太上皇。 反观项羽,被刘邦逼到绝路后,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命丧乌江畔。 杜牧一首诗写得明白: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包羞忍耻,才是男儿,因为一点挫败舍不下脸皮,就自刎,这样的气度和格局决定了江山拥有者,是刘邦而非项羽。 事有所成,闯出一方天地,做成一番事业,一个人自然有了脸面,在此之前,没有谁会在意你的面子。 过度在意脸面,不仅影响做事的判断能力,因“爱面子”所做出的错误决定反而会阻碍成功。 越是“不要脸”的人,越能活成自己的样子 多数人活着都是为了更体面以及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样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有问题,人一生更大的精力,应该是建设自己,完善自己。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相比于“保脸面”“秀自己”,人更应该了解自己真正的追求。否则,他做下的每一件事,都只是为了得到认同,但外界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认识也不客观统一,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不是人民币,没办法做到所有人都喜欢”。
这样的窦唯真实,他不是落魄,只是不屑而已。 越“不要脸”的人,越不在乎自己身份的人,才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亦如窦唯这般。 一个人,若是过于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论和认同,为了这种认同感和面子去做事,最终会变得邯郸学步,失去自我。 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试图活成每个人想要的样子,却终于丢掉了自己的样子。 如何做好一个“不要脸”的人 1、始终明白,面子是成功的副产品,而非人的追求目标。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这个世界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它一直属于脸皮厚的人。 亦舒说,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有用的东西。 富豪李嘉诚曾经说过:
诚如此言,一个人应该在奋斗的年代放下所谓的面子,设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应该认识和接触更多人的年纪里抛下身段,选择忘我付出,虚怀若谷,广结善缘。 犹如小树不断吸收这个世界的养分,安心成长,而当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后,你的资本慢慢就会成为口碑,获得成功之后,你自然拥有了所谓面子。 很多爱面子的人,喜欢幻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却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事。但每个最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无一不是先不要脸地去跟现实死磕,然后慢慢才能有所起色,越来越好。 先学会丢脸,再把脸面捡回来,才是真本事。 2、取悦别人,不如完善自己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为人活,是为虚,自己活得明白,才是实。 而为了名声所活,更是累上加累。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诚如颜氏家训所说,不为面子名誉所做事,忘名的人,才是活得明白的人。 正如梭罗所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只有当你把虚荣心、面子、傲气放下了。 这样的人生,才能跑得更远,飞得更高,活得更自在。 “不要脸”的人,才能过上真正富足的生活,笑对世间沧桑,淡看风云起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