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想公瑾当年——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上向东数峰青 2019-05-1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都说苏轼不屑柳永,不过,苏轼或许真正把这柳永放在心上。否则,豪兴如他,又怎会愿意将自己的词与柳永的相比?他真正介意,有一次他问一位善歌的幕士,自己的词和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这位幕士答得极妙:“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什么婉约什么豪放,都在这“红牙拍板”与“关西铁板”之中了。

幕士见地不输词评家,那“大江东去”诚是苏词中杰出之作。后来多少人,因这“大江东去”见识了东坡雄健的笔力。词中的“呢喃儿女语”也随着他的“大江东去”少了柔糜,终有了横槊气概与英雄本色。

填词忌重字,但正如习武时,内力雄厚之人不拘泥一招一式般,若刻意避开了重字倒显得呆板。所以,东坡的《念奴娇》中,三“江”、三“人”、二“国”、二“生”、二“故”、二“如”、二“千”字,端的是高手运功时的真气流转,驱使自如,利落干脆。

赤壁之战,周瑜火烧连营,烧退曹瞒数十万兵马,保住孙吴千里江山。这大概是历史上最吸引文人目光的一场战斗了。

李白有《咏赤壁》: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炽热的情感,驰骋想象,笔酣墨饱地图画出火烧赤壁的壮丽场景。

杜牧有《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开新取巧,重写周瑜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命运。

战争的历史意义不是诗人关心的对象,否则就不能理解无名无姓的“无定河边骨”为何会反复出现,以及地点模糊的“古战场”为何总也凭吊不完。“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战争的真实写照。羽扇纶巾摇出的飘逸潇洒永远是文人笔下的瑰丽,生存和死亡的残酷抉择,希望和绝望的瞬间转换才是战争的实质。浪漫仅属于遥远的观众,战场上单有血色。

“野战格斗死”是多数战士的结局,“败马号鸣向天悲”是最常见的背景音,“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并非诗人故作耸人。

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翦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李华《吊古战场文》)

枯骨无言,唯有哀嚎的北风在转述遥远的呐喊。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惜太多自以为是圣人的君王将相,寻找到太多的“不得已”,把一批又一批“春闺梦里人”无情地投去冰冷的无定河边。因此诗人才质疑,“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究竟意义何在。但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又是复杂的。因为战争的宏伟瑰丽能到达诗人想象力难以企及的地方。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燃烧成绚烂的烟火,让诗人不仅看到了残忍,也看到了一种极致的美丽。

如果时代隔的够远,他们兴许会选择忽略残忍,只留心美丽。

如果战争的主角是风流倜傥的周郎,如果战场是在风景如画的赤壁,诗人便更乐于闭上那只看到真相的眼。

所以,备战的紧张、战机的千钧一发、火焰冲天的惨烈,只化成一句轻描淡写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非不珍视生命的人。主政一方时,他多有爱民之举,僻居黄州,他也热心废除当地的弃婴陋习。如果因这一句“谈笑”便责备他的残忍,那么自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更是罪无可赦;“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竟也成杀人如麻的恶魔。如果对苏轼的责备可以成立,那么所有慷慨激昂的边塞诗人都是嗜血的狂徒。

亦凄惨,亦风流,这是战争的两个面相。凄惨,故诗人反战。风流,故诗人赞美战争。他把“葡萄美酒夜光杯”端呈上来,“醉卧沙场”给你看,然后若无其事地来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征战就像去参加派对一样,刀光剑影的厮杀成了这场派对的模糊背景。

即使出现刀剑也无妨。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雪夜追敌的行动,未现奔马,未现格斗,弓刀上覆盖了大雪,就显得不像杀人的凶器,而更像一道风景。

除了战争本身释放的魅力之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也是促使诗人们忽视战争残忍之处的原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止是辛弃疾的愿望。东坡在密州打猎时就曾发过“西北望,射天狼”的誓愿。赤壁重游,遥想公瑾当年,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东坡是以周瑜自况。对赤壁之战的缅怀,还暗含了东坡对北宋边庭战事的关切。堂堂大宋,竟屡屡败北于撮尔小国西夏,不能不让人怀念周瑜以少胜多的壮举。

东坡有报效疆场之志,却壮怀难酬。他或许知道,即使有机会,他也没有上场杀敌的本事。东坡是文人的命,终究做不了文武双全的周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多情”,意识到了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东坡洒下的是对周郎梦的不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