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Ztiger1980 2019-05-14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繁华终有尽头,古典时代希腊诸城邦的光辉终究没有万世长存。

公元前323年(中国属于东周战国时期,张仪“合纵连横”,五国联合抗秦),当那位征服西方已知世界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之时,希腊的荣光渐渐散去,北方的罗马逐渐兴起,并在公元前146年彻底吞并希腊,属于古罗马的时代终于来临!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昙花一现的马其顿王国,为希腊的衰亡吹响了号角。

古罗马的崛起之路

在开始讲述古罗马的故事之前,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件事情:古罗马≠罗马帝国。

古罗马建立于公元前753年(这其中还有一个母狼救王子和王子复仇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百度),先后经历过“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王子与母狼的故事,也象征着古罗马的野性

直到公元前27年,随着元老院授予凯撒指定继承人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才进入帝国时代。

并且,罗马帝国在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分后,罗马帝国本质上已经不存在了,后面的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均是另一种形式的产物。

换句话说,罗马风格=王政时代+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未分裂前时期,时间段为公元前753年到公元286年,千万不要搞乱哦!(这一段非常重要,搞不清楚这一段后面的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你就会更迷糊)。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罗马“奥古斯都大帝”一代目屋大维,当然,这尊雕像一定是美化过的,真实的屋大维身高一米六,从小体弱多病,担任首席执政官的时候也才19岁。

古罗马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虽然自家骑兵不给力,但是整体扩张性却非常强。在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时期的700多年内,先后灭掉了古希腊、迦太基等周围强国,并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帝国。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屋大维称帝后,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空前繁荣。并且对外扩张,帝国疆域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提到罗马的建筑,那有一个人就一定不能不提,或者说有一本著作就不得不提,那就是维特鲁威和他的《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维特鲁威可能并不是古代西方第一位建筑师,但一定是第一位把建筑原理写下来的人。

维特鲁威全名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出身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熟悉希腊语,能直接阅读有关文献。

他的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他先后为两代统治者恺撒和奥古斯都服务过,因建筑著作而受到十字勋章的嘉奖。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最重要的,当然是他在书中提出的被世人称道的“帝王标准”:持久、实用、美观(firmitas、utilitas、venustas),这也是整个罗马建筑的精髓所在。

帝王标准的内涵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维特鲁威提出的“持久、实用、美观”的“帝王标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维特鲁威特别强调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以及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强调它们必须有一个优化的量度单位。

因此,维特鲁威详尽地总结了希腊晚期和罗马共和时期的建筑设计经验,把“以数的和谐”为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同“以人体美”为依据的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统一起来。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在这本书中,他创造性的将古希腊哲学中的“神本位”转换为“人本位”制,他说:最和谐的比例存在于人体,人体是最美的,因此建筑应该仿照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源自古罗马“帝王标准”的三个设计原则,在今天的重大意义就是:产品设计必须从人体工程学原理出发,追求“美观”的设计、“实用”的工艺和“持久”的品质。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这种论点的重新解释为后世文艺复兴打破黑暗的中世纪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调,可以说,后世文艺复兴的源头在这里!

《建筑十书》助古罗马缔造世界建筑史巅峰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概论、建筑材料、神庙构造、希腊柱式的应用、公共建筑(浴室、剧场)、私家建筑、地坪与饰面、水力学、计时、测量、天文、土木、军事机械等。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建筑十书》在1414年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家波焦·布拉乔利尼重新发现,1486年在罗马重新出版,1520年后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法语(1547年)、英语、德语(1575年)和西班牙语,这本书很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新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界的经典。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的金科玉律,直到20世纪初,《建筑十书》还被建筑界奉为圭臬。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罗马建筑的特点

从理论转回来,我们来看看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

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要务实得多。希腊人以审美激情雕刻了精致的神庙,罗马人虽然在某些方面将希腊人的各种工程进一步理论化和程式化,却只把神庙当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比萨斜塔

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凯旋门、纪念柱、广场、道路、高架输水道等公共建筑。

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建筑类型占了绝大部分等。真正让建筑成为为人而非为神的设计,是从古罗马开始的。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古罗马皇家浴场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罗马角斗场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君士坦丁凯旋门

在罗马式繁华的教堂艺术风格之中又有最典型的两种:伦巴第(Lombarda)和诺曼底(Normanna) 。

意大利米兰的sant'ambrogio大教堂,就是典型伦巴第风格。它是第一个使用拱肋来加强交叉拱顶的教堂。伦巴第风格的建筑给人很强的节奏感。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sant'ambrogio大教堂

而诺曼底风格的教堂又要比伦巴第风格的教堂显得更加精致优雅,最著名的就是英国Durham的Cathedral大教堂。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Cathedral大教堂

说到罗马式建筑不得不提到雕塑。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艺术不应该独立存在,每种艺术都得以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为建筑所创造。在这样的观念下。

雕塑、绘画都是臣服建筑这个主体。常常运用杏型结构既然是宗教建筑,怎么能少了著名的耶稣受难象呢?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万神庙(Pantheon)的气魄尤其令人难忘。圆形大厅无疑是整座建筑的精华所在,其广袤、沉静、和谐的内部空间充分展示了罗马建筑的“得体”原则。

圆顶中央开有一个直径8.2 米的圆孔,这是室内采光的唯一途径。据说这种手法来自古罗马人的一种观念,即圆顶象征天空,正中的圆孔象征着神与人联系之处。光线从巨大的圆孔射进大厅时,整个大殿明亮、庄严、圣洁。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万神庙

万神庙将人们的礼拜活动从室外移到室内,以围合空间取代了古希腊神庙的封闭空间。

罗马柱式和巴西利卡

既然罗马建筑中有希腊的影子,那当然少不了柱子,来看看经过发展以后的罗马常用的柱子: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其实对比一下发现,不就是,把凹槽变没了,或者是把不同的头混在一起用了么!

古罗马建筑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拱券,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到现如今发展出来各种尖形的复式的马蹄形的,那就是后话了。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罗马最有名的斗兽场,可以看到大量拱券和柱式结合的应用: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斗兽场高4层,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相比于古希腊的柱式应用来说,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

前面我们也说过,罗马人开始注重人的感受,因此一种特殊的建筑就出现了,那就是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

然后其实我们比较熟悉的马赛克,也是在古罗马就开始风靡一时了。一般的民宅及公共建筑的墙面和地板、圆柱、台面,家具等都会使用马赛克来装饰: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当代罗马元素的应用

罗马风格发展到现代,理所应当的成为很多古典风格经常借用的对象。罗马柱就是经常被采用的元素。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虽然历史上的罗马柱是石制的,但在欧式风格的家居设计中,原木构造的罗马柱元素的装饰,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计。

我们经常会看到罗马柱装饰的护墙板、背景墙、楼梯等等,给人以一种奢华、大气、端庄和神秘的感觉。罗马柱的风格多种多样,采用罗马柱背景墙装饰空间,彰显家居的高贵奢华和优雅气质。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罗马柱一般根据室内空间大小和装饰位置的不同来确定罗马柱的造型和尺寸大小,罗马柱用于整木定制中,大多数以简化形式出现,但结构与形式均由经典的五柱式演化而来。

从零开始聊风格02: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古罗马篇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古罗马建筑:

①在古希腊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发展,柱式发明了复合柱式和券柱式(就是柱式+拱券),并且功能从结构转变为装饰;

②开始注重公共建筑的建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