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王羲之尺牍临创四步法(完)

 随风摇曳1965 2019-05-14

   第十二讲 尺牍创作——以“二王”为例(三)

  3.归于和谐

  寻求变化是一种丰富书写艺术性的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行草创作尝试以变化为基础,最终是合理恰当的变化,即合目的性,是统一亦是和谐,是在整体和谐中的变化。简言之,不管如何丰富、如何变化,必须做到统一,归于和谐。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和而不同。“和”是笔墨的最终体现之韵,在不同中求和,在和中见到不同。因此,任何字形的变化都要符合人的生理机能、身心机制,还要符合于由传统经典传承而来的笔墨语言。所谓“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凡是经典的,也必是根本所在,而“不同”之义延伸开来,也必须符合书法审美中的体系。比如,碑与帖是两个体系,生硬地将二者拼凑,显然如油水相浸,不合其物也。再者,不同与和,也是随书写不断调整的过程,任何一个未出现的笔锋动作,其笔墨转换都是未知数,因此,也要在随时调整收拾中锤炼创作能力。

  二是把握其度。书法中的对立因素可谓繁多,举凡大千世界中的任何对比,都可在点画中体现。艺术以美为极则,而美则要求把握其度,比如大小对比,单字再大也不能溢出纸边,再小也不能约等于无。再如疾徐对比,迅雷不及掩耳、骤雨旋风,足可形容其速,但亦只是在书写之中偶然出现,一味地快速运笔,不知停顿,不知缓行,同样又缺少了对比,这又坠入魔道矣。因此,任何对比因素都应符合“度”,既有每个独立因素的最大域限,又有两个因素的对比差别,总之以适度为宜。

  4.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

  (1)率性与严谨

  率性体现出性情,写得好能够感染观者,但率性往往又会以失去严谨作为代价,而且二者很难协调。着重性情者,会忽视笔法等技术因素;重视技术因素者,又难以发挥出性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尽最大努力,在着力于笔法严谨的同时,力求心无挂碍,自然书写,而最终以两项相加作为优劣的比较。

  (2)预想与随机

  “预想”是历代书家必然存在的书写准备,只是有些不过分凸显这种形式,而是成竹在胸。所以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也只是一种理论阐述,最终还是要看书者书写时随机应变的能力。

  (3)设计与点缀

  所谓设计,就是最开始的章法布局以及大小、风格的具体酝酿,包括用几行、字体的选用、字法等,这是纯理性的安排。而点缀则重点体现在落款以及印章的钤盖上,甚至前后的题与跋等。点缀不是画蛇添足,因而设计不要花里胡哨。

  (4)书卷气与艺术性

  书卷气是尺牍创作的主要审美特质,一切以此为核心。不具书卷气,尺牍就只能算随手抄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如果笔法与结构大大缺失,那么也就难以称得上是书法作品了,所以要处理好书卷气与艺术性的关系。

  历代尺牍多见行草书,就是信手拈来,极为适合,偶见篆书与隶书的尺牍,那需另当别论了。还应需要注意几点:率性不是随性,严谨不是死板;预想不是条条框框,随机当着眼于解决矛盾;设计只是大概,点缀是包括落款与签印等方面的锦上添花;书卷气以雅静为上,艺术性不能抵消书卷气。

  三、力求融通

  一件艺术品是各种艺术因子的共同作用体,在看似平淡的墨迹中,已经经过了书者的多重蕴酿与化合,最终凝聚笔端。那种“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定然不是朝学执笔暮夸已能者所遇之境,恰恰相反,即便笔成冢、墨成池,也是少逢五合之境,至少是要在笔力、性情等诸多技法积累之后,才能期待出现的境界。因此若没有量的积累、没有正确方法与科学习书途径、没有融合与贯通,定难遇会心之作。也就是说,融通之意,非常重要,概括起来可分三方面:

  一是融合诸帖。羲之诸多行草法帖,帧帧有别,但又不离时代格调,故可谓件件同中有异、不同而和。学书者目标就应该在个性与共性中寻觅与演绎,将其独特的审美元素提取出来。不同的法帖,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视角,但以自我眼光与境界亦可以抽丝剥茧般将诸帖并置案头一同来析理,从相似的气息中、从可以量化的点画以及点画之组合中,最终寻找到法帖之神韵所基所本。不管是从仅存一两行的一帧尺牍,还是有七八行之多的满纸云烟,在书者笔下,总能不经意间流露出相同的因子,这些因子就是规律,化解与融合它们,可有助于所有法帖的解读与临摹。

  二是融汇自我。正如一个人的气质基本固定一样,对于艺术表现,每个人都有与艺术血脉相通的表现倾向性,比如在音乐表演中,有人喜欢粗放雄浑,有人喜欢优美舒缓,有人喜欢轻盈空灵……这些都是个人先天禀赋的自然流露。自我性情在一个时段之内总是有稳定性的,虽然性情会因为环境与心情可能有所变化,但总是以基本固定的气质显露于人,由此再趋向于表达情感方面,整合自身优质因素将之汇合、化合,汇聚笔端,也就有了独特之处。而融汇自我的途径,仍然是老调常谈,那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有益之书,读合于自己性情之书,然后读古人书与读社会、生活之书相结合,多多进行人生历练与感悟等,这是锤炼自我性情、凸显自我的根本所在。

  三是融贯古今。千载以来,因其艺术性所在,那些泛黄的墨迹依旧熠熠生辉。今人学书,依傍古人,最终还应昭显时代,所谓传承之意就在于此。没有古,也就不会有今,而只有今没有古,今就不会有现实意义。所以处于今古链环之中,最根本的思考点就应该是先承后传、融贯古今。在从古至今的河流中,暂取一瓢饮,知其博大,觉其温凉,感其质,承其清,再最终汇入奔流不息的传统大河之中。具体而言,就是在历代书法艺术经典遗存中寻找与自我气质或曰基因相契合之处,由点而入,再延伸,成就自我一脉。举例来说,从大方向是趋向于碑还是帖,还是二者融合以其一为主,在帖中趋于何种风格,在此风格中更倾向于哪家哪派,不一而足。随着学书感悟的不断升华,加之学养与境界的提升,融贯古今,还是会有所调整与变化的,但“取法乎上”的途径不会变,“我手写我心”的主旨不会变,也只有熔古铸今,才能成为真正的书家。

  总而言之,临帖是基,个性是魂,融汇、融通、融贯是通向成就自我的桥梁。没有个性,书写便没有史学意义。不能融通,就是盲人骑瞎马,不可不警也。

  一件成功的尺牍创作就如同一个完美的乐章,多个乐章相连一体,就会构成宏大的乐曲,所以,再适当加强节奏与形式的和谐,就会完成手卷、条幅等复杂形制的作品。因为尺牍自古以来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所以进行尺牍方式的创作还必需强调文辞的高雅、书仪的严谨与规范,以及风格的儒雅与文心。尽管书风的扩展与性情的表达可以无限丰富,但正如演奏古琴一般,情感再激烈,表达手法再复杂,终属书斋的景致,雅韵贯注终始,不可与粗俗、低劣相染。

  还要特别指出,一件“无意于佳乃佳”的作品,固然一切都可提前设计,但艺术创作的高境界,在于自然的书写,一切毫无羁绊的挥运,心手相应,从容无碍。性情的流露体现在一点一画之中,那些日常训练中的方圆、轻重、虚实乃至疾徐等本体规定不是太讲究,而是不自觉地融于笔下,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与统一,如此才能称为创作的最理想状态,这需要一生去淬炼升华。 

许传良节录刘义庆《世说新语》

许传良书苏轼《定风波》

许传良书廖燕《半幅亭试茗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