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要想让笔听话,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先要清楚,什么才叫这个笔“听话”,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心手相应”,心中明白我想怎么写,手上还能用毛笔写出我想要的效果,这样应该就是笔“听话”的效果吧。 说直白了就是如何更好地控笔。要做到这点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临帖-锻炼手上的功夫临帖的时候先选好一家的帖子,好比学楷书,你在四大家之中可以选择一位书家,以他为榜样,先把这一家的书法学好,学好之后以他为基础再去学习其他名家的法书。临帖主要学习的就是前人的书写技法,这其中主要是用笔和结体。 不同的书家都有自己的基本笔法,所以先练好基本笔法,基本笔法就是最基础的横、竖、撇、捺、点、折、钩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我们要学习这些基本笔画是如何入笔、行笔、收笔的,转折处的用笔是方折还是圆转、是翻笔还是折笔,以及它们的提按、轻重变化。 学习完基本笔法后再在临帖的过程中去学习更多丰富的笔法,最后能够灵活地去运用这些笔法表现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另外就是要学习结字的功夫,基本笔画会写了,如何才能组装成一个个漂亮的字呢?这就是临帖中要学习的结字特征,这需要在临帖的过程中分析总结。 读帖-观之入神方能下笔随人意要将前人的书写技法学到手,除了临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帖。读帖锻炼的是眼力和心力,只有使字帖入于眼,记于心,才能做到出于手,显于纸。如果眼观不准,心记不住,手也很难表现出来,笔就不那么“听话”了。 宋代黄庭坚云: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 南宋的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话: “皆须是古人名笔(名家字帖),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 这都是在说古人学书,非常重视读帖。 读帖可以说是二次临帖,首先是揣摩字的用笔方法,对点、横、竖、撇、捺、折、钩等逐一分析,是露是藏、是中锋还是侧锋、是圆笔还是方笔、是折笔还是转笔等等。然后再研究结字特征,大小、长短、收放、斜正、松紧、取势纵横等等。然后还要分析章法布局、神情意态等。 读帖不是一读就懂的,也需要我们有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读临相结合,才能快点让手中的毛笔“听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