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

 写字达标 2019-05-14

第14章周围神经系统

周圈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成分,主要由神经、神经节、神经从及神经终末装置等构成。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三部分:①脊神经:与脊髓相接,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②脑神经:与脑连接,主要分布于头面部;③内脏神经:与脊髓和脑连接,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第1节    脊神

一、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

(一)脊神经的构成

脊神经( spinal nerves)共31 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均由前根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由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属运动性。后根由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属感觉性。因此,每对脊神经均为混合性神经。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膨大,称为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了脊神经后根,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感受器。
(二)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根据分布和功能的不同,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可分为四种。
1、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皮肤、关节和骨骼肌等处,传导躯体的各种感觉冲动(如痛、温、触、压和本体感觉等)至中枢。
2、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等处,传导内脏的感觉冲动至中枢。
3、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等处,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二、脊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四支。①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②交通支: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有灰、白交通支之分。③后支:为混合性,较细,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④前支:是脊神经干发出的最粗大分支,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千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和皮肤。

人类除胸神经前支仍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外,其余各部前支均交织成脊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骶丛。再由各丛发出分支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肉与皮肤。

(一)颈丛

1、组成和位置: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

2、分支和分布:

(1)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肩部、头后外侧、耳廓。(颈表浅手术的阻滞麻醉)

①枕小神经 ②耳大神经

(2)深支:膈神经:①运动:→膈肌(打呃逆)

②感觉:心包、纵隔胸膜、膈胸膜、膈下腹膜。(右膈神经→肝、胆囊)

(二)臂丛

1、组成和位置:由第5—8颈神经、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后方→腋窝→腋动脉周围。位于锁骨中点后方。其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的皮肤、肌肉、关节及胸、背部的浅层肌。

2、重要分支

(1)正中神经

沿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肘窝→前臂浅、深层肌间→腕管→掌。

支配:

①前臂屈肌(除尺侧腕屈肌、肱桡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手掌外侧肌(拇指内收肌除外)及中间肌群;

②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中节和远节背面的皮肤。

(2)桡神经

沿桡神经沟向外下→前臂背侧深、浅肌群之间。

支配:

①臂、前臂的后肌群;

②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桡侧2个半手指及相应的手背皮肤。

肱骨折断:

(1)中段:桡神经→腕关节不能伸、呈“垂腕”状态。。

(2)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对掌,手掌平坦,称为“猿手”

(三)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T1-T11,行走于相应肋间隙

肋下神经:T12,行于第12肋下。

分布:分布于肋间肌、腹肌前外侧群;胸、腹壁皮肤及胸、腹膜壁层

(四)腰丛

1、组成和位置:由T12神经前支小部分,L1-3神经前支,L4神经前支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分支主要分布于腹股沟区及大腿前内侧肌肉、皮肤。

2、主要分支

股神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入股三角。

①肌支→股肌前群(耻骨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隐神经,分布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皮肤。

(五)骶丛

1、组成和位置: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骶干及全部骶、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梨状肌前面。分支分布于盆壁、会阴、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和足的肌肉、皮肤。

2、主要分支

坐骨神经: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

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腔→臀大肌深面下行→坐骨结节和大转子连线的中点→股二头肌深面下行→腘窝上方→胫神经、腓总神经。

支配:髋关节、股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

1)胫神经:沿腘窝中线下降→小腿比目鱼肌深面→内踝后方→足底内、外侧神经

支配:小腿肌后群、足底肌;小腿后面皮肤、足底皮肤。

胫神经受损:不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足外翻(钩状足)。

2)腓总神经:沿腘窝的上外侧缘下降→腓骨头外下方→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支配:小腿肌外侧肌群、小腿肌前肌群、足背肌;小腿外侧面皮肤、足背皮肤。

腓总神经受损: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直。(“马蹄内翻足”,“跨阈步态”)

坐骨神经体表投影: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中点的连线。


第2节   脑神经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共12对,其名称和顺序通常用罗马数字I~XI表示。脑神经的纤维成分有四种。

1、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肌、肌腱和大部分口、鼻黏膜以及眼、耳等处。

2、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的脏器以及味蕾和嗅器。

3、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外肌、舌肌、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

4、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根据每对脑神经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可将12对脑神经分为感觉性神经、运动性神经和混合性神经三类。

感觉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感觉纤维(Ⅰ、Ⅱ、Ⅷ)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运动纤维(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脑神经:含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Ⅴ、Ⅶ、Ⅸ、Ⅹ)

一、嗅神经:为感觉性脑神经,传导嗅觉。起自鼻腔嗅区黏膜的嗅细胞,止于嗅球。

二、视神经:为感觉性脑神经,传导视觉。

三、动眼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  

四、滑车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起滑车神经核经中脑下丘下方出脑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上斜肌。

五、三叉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头面部一般感受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躯体运动纤维:起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

(一)眼神经(感觉性):分布于视器、眼裂以上和鼻背皮肤。

(二)上颌神经(感觉性)  分布于上颌牙、口、鼻腔粘膜、硬脑膜及睑裂与口之间皮肤。

(三)下颌神经(混合性):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咀嚼肌。分支有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损伤表现:同侧的面部皮肤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六、展神经  为运动性脑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起展神经核经延髓脑桥沟出脑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外直肌。

七、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四种成分。面神经出延髓脑桥沟→内耳门→内耳道底→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穿腮腺到面部

八、前庭蜗脑神经:为感觉性脑神经,传导平衡觉和听觉。

九、舌咽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四种成分。舌咽神经经橄榄后沟上部出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主要分支有

1、舌支:舌后1/3黏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2、咽支:分布于咽肌和咽粘膜

3、鼓室神经→鼓室丛→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神经元→腮腺

4、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十、迷走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四种纤维成分。

主要分支有:

1、在颈部的分支

 (1)喉上神经    内支:分布于咽、会厌舌根及声门裂以上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

(2)颈心支→心丛→心脏

2、在胸部的分支 

(1)喉返神经     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

(2)支气管支

(3)食管支

3、在腹部的分支

迷走神经前干:

胃前支:分布于胃前壁,“鸦爪”分布于幽门部前壁 。

肝支:分布于肝、胆囊。

迷走神经后干:

胃后支:分布于胃后壁,“鸦爪”分支分布于幽门部后壁。      

腹腔支:参加腹腔丛,分布于肝、胆、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十一、副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起副神经核经橄榄后沟下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到颈部,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十二、舌下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起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出脑,到颈部,呈弓形进入上舌,支配颏舌肌。


第3节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分为内脏运动各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因其活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支配,因而称为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1、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与躯体运动神经比较

2、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低级中枢部位:脊髓Tl~L3灰质侧角

周围部:交感干、交感神经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1)椎旁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每侧约19-24个

(2)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主动脉肾节

.

3、副交感神经

包括中枢部和周围部

中枢部:脑干的4对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S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比较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较

5、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及心血管,参与完成排尿、排便等内脏反射,其感觉冲动经脑干传至大脑皮质,产生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特点:

(1)痛阈较高,对一般强度刺激不产生疼痛。

(2)定位不准确,传入途径分散。

(3)内脏对切割等刺激不敏感,但对牵拉、膨胀和痉挛等刺激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