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爸妈成长营第五课】家长陪得好,孩子轻松快乐的做作业

 长沙7喜 2019-05-15

有一种痛,叫放学回家要辅导作业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

一谈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嗷叫

让老人血压高,让邻居不睡觉

前一秒如胶似漆,下一秒叮哐就削

怎么才能让孩子自觉主动写作业?
怎么才能让家长做到不吼不叫?

今天晚上好爸妈成长营第五课给大家带来了《家长陪得好,孩子轻松快乐做作业》,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惑。

戈导在课程开始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她的朋友,一家网络公司的资深编辑。

他说每天晚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里走,到了一楼,总会听到他二楼的家里孩子妈妈正在声嘶力竭地责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懂啊,这么短的一篇文章,怎么就总是背错了,再背十遍,今天非得给我背出来不可!”

每当这个时候他一打开家门,老婆一定是连他带孩子一起骂“哎,你还要不要管孩子了?你知道孩子就是遗传了你的笨脑子吗?”

他说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他每天一想到回家,就感到恐惧和绝望。

另一个是七岁的当当家的故事。

当当妈妈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很焦虑,会担心孩子的作业问题,不知道今天晚上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早一点做作业。

到了晚上7点到11点,是当当家里最紧张的时刻。每次到了晚上要写作业的时间,妈妈先是和颜悦色地提醒当当该写作业了,一般是这样的:“当当,好孩子,快去写作业吧,做完作业咱们就可以聊会天啦!”当当不为所动,坐在餐椅上,继续琢磨自己的乐高。

妈妈提醒自己,“恩,要好好说,要好好说,可不能发脾气!”于是她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劝:“乖孩子,快去做吧,不做可不行,不然还得熬夜,爸爸还要发脾气的!”当当还是眼皮也不抬,继续摆弄自己的乐高。

妈妈继续说:“快去写作业啊,做完作业,妈妈给你十块钱!”,“去写作业了,小祖宗,做完作业了,妈妈周末带你去玩!”,有时候还会说:“只要你做完作业,妈妈让你玩一个小时的游戏!”

刚开始了当当还算是配合,听妈妈的话,做作业也算是高效,但是慢慢的妈妈的诱惑对当当失去了魅力,妈妈虽然不断加码,但当当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最后这些方法慢慢地全失效了。

当当妈妈终于开始沉不住气,声音也变得烦躁:“赶紧放下乐高,去写作业,不然我把乐高可就没收了啊!”当当磨磨蹭蹭半天写不完,妈妈开始河东狮吼,整栋楼都发抖了。

以上这两种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模式,我猜很多人都不陌生,要么过于严厉和控制,要么过于娇纵缺乏界限,当奖励无效时转向控制,控制无效又转向放任,最终的结果孩子失去了自己处理作业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越来越依赖他人,亲子关系因为作业而越来越差。

关系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做着决定,关于自己是谁?周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要怎么做?”

大家猜猜看,在当当和妈妈互动的过程中,会做出哪些人生的决定,形成哪些人生信念了?七岁的当当会认为自己很能干吗?他会觉得自己很负责任吗?他认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孩子吗?他认为周围的环境是支持他的、是安全的、是值得信任的吗?

答案全都是否定的。

因为当当在漫长的学习时光里,已经被妈妈培训成不负责任、不自信、推脱责任、不主动、不积极的孩子,他不觉得作业是自己的事,他会慢慢的用各种方式来抵抗妈妈的安排唠叨以及诱惑,他也会时刻恐惧着妈妈的指责和怒骂,甚至是体罚,但是他还是没有学会怎么样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

相信以上的结论会让很多爸爸妈妈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陪伴孩子做作业,才叫陪得好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泡泡家的故事。

泡泡妈妈是一位正面管教的讲师,泡泡七岁了,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有一天妈妈检查泡泡的作业,发现他最近没有做生字卡片,而且是连续4课都没有做,妈妈心里很有些着急和生气,但是她没有发火,她先深呼吸,在心里默默的数“1、2、3......”数了10下之后,她平静了下来,温和地问泡泡:“泡泡,你看,你的生字卡准备怎么补了?”泡泡很不情愿地说:“那我明天补呗!”妈妈同意了。

第二天有一连串的活动,等到要做生字卡的时候了,已经是晚上七点了,而且玩了一整天,泡泡蔫了,他打开书就开始哭:“这么多字,都100多个了,我怎么做啊?妈妈你帮我做吧!”妈妈心里咯噔了一下,她知道其实没有这么多字,泡泡只是在为不愿意写作业找借口而已。

她的脑子里弹出了一连串想要指责的话,但是她再次深呼吸,忍住了。“哦,你觉得生字这么多,写不完,你现在又烦躁又害怕,希望我帮你。”泡泡眼泪汪汪地点点头,妈妈说:“生字卡是你自己的事情啊,我可不能代你做哦,不过我可以帮你看看,可以怎么帮你吧!”

生字卡有三个部分、生字、拼音和画图,生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看到这妈妈心里有数了,她说:“这样吧,我们一步一步地来,咱们先画画,怎么样?”

泡泡是个爱画画的孩子,他们把任务分解,并且先挑孩子喜欢的来做,泡泡说:“没问题,画画很简单,我可以的!”

妈妈找到一本简笔画册,让泡泡自己挑,想要画的画,只用了10几分钟,泡泡就画完了,他开心地举着自己画的生字卡,咯咯地直乐,妈妈和孩子一起想享受着完成了这个小任务之后的成就感。

5分钟之后,妈妈温和地提醒:“宝贝,该写拼音了哦!这样吧,妈妈读,你来写,怎么样?”在【我能行】的成就感中,泡泡开心地继续写拼音,又是10几分钟,高效完成,泡泡和妈妈击掌欢呼!

然后泡泡提出了一个让妈妈惊讶的建议:“我要把生字也写了!”妈妈惊讶地说:“你们老师没说要写生字呀,你只要会认就可以了!”可是泡泡这次没听妈妈的,她拿起生字卡一笔一划地专注而毫无杂念地写,把每一个生字都写在了生字卡上。

等到写完生字,泡泡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拿着自己做的卡片,看着卡片上的画,拼音和生字,她纯洁的眼睛里那种丰盈的幸福感是那么的让人感动。

在这幸福的感觉中待了一会儿之后,泡泡兴奋地说:“妈妈,我现在觉得好轻松啊,下次我一定要预习完功课,马上把生字卡做了,再也不把这些事堆在一起了。”

在这件事情里,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在处理孩子不想写生字卡这件事情上,做到了既和善又坚定。

和善就是要理解孩子,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做四篇课文的生字卡,如同一块巨石阻挡在孩子面前,让他害怕又烦躁,让他感觉有压力,无法承受,这是能够理解的。我们作为成年人在遇到一个巨石般的任务,也会感觉到有压力,也会感觉到烦躁。

坚定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要完成,家长有责任帮助和督促孩子完成,泡泡妈妈使用了正面管教的工具:共情、关注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分解任务,让孩子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价值感和“我能行”的信心。

如果长期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将学习到理解自己、相互尊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情绪也会有更多的认知。

而对于父母而言,能这样和善而坚定地陪好孩子,孩子会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感,会受到鼓舞,并关注内在价值的实现,从而对学习保持积极的兴趣。




今天是我加入365日更营的第六十天,

【写作业】,

是我今天想要告诉你的!

学习是孩子的事,不应该包办代替,当然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里学习,是父母可以尽到的责任,父母坐在书桌前,不是为了督促和显示权威,而是营造愉快温暖的学习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