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 条立刻就能用缓解焦虑的小方法

 长沙7喜 2019-05-15

正文

养成好习惯的小方法

不论多小的事情,都要每天坚持做下去。每天坚持下去,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某天不做的话反而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举个例子,就拿刷牙来说,每天刷2~3次牙,一次两三分钟,哪条不刷让就会不太习惯。

而培养习惯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100天行动中有条辅助策略叫 100次原则。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完成10、30、50、100次。做到少量多次不间断。在短时间内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就会让大脑适应,用新习惯来代替旧习惯。降低在习惯行动前的犹豫和行动时间。

一旦完成 100 次之后,习惯了每天都重复几次新的习惯。

不为钱焦虑的习惯

1、 不去便利店

焦虑的人通常更容易产生冲动消费的行为。想要避免因为焦虑而产生暴饮暴食或喝闷酒、可乐、吃甜食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

2、把钱花在刀刃上

那些不焦虑的人,他们善于用钱来解决问题。了解什么问题能够用钱解决,实际上能够大大缓解焦虑的状况。也就是说,该掏钱的时候,就算东西很贵,也得毫不犹豫地掏钱。

而那些并不太会花钱的人往往不能合理地分配钱财。在那些不重要的物品上花钱大手大脚,但到了该花钱的关键时候又斤斤计较,最后问题也解决不了,故而变得焦躁不安。

不要过分消费,在自己收入的合理范围内花钱就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

3、不过分节约

以前在读者反馈上,收到一个妈妈的反馈,每到周末自己带孩子去万达广场上课,为了不花 10 块钱的停车费,每次都在距离很早的地方停下来,找停车位,然后一路小跑去上课,因为时间总是很紧张,母子每次都会吵架。后来认识到这一点,这 10 块钱,停车费没必要省,直接开到万达地下场里,带孩子慢慢走上,还能买杯奶茶。

太过节约,结果就限制了人生的很多可能。千万不一味地为了省钱,那就等于抹杀了生活的多样性。

4、分清消费和投资

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花费可以大胆地砍掉。但是,只要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要顾虑钱,不要妄自菲薄,怕自己配不上。

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区分一个东西是否值得自己花钱去买。分不清的人可以换个角度想,如果花了这笔钱,那么是算投资呢还是算消费。

所谓投资,就是我们所购买的东西能够在未来产生价值,我们是为其未来的价值而花钱。相对地,消费就是花钱换取当下的价值,之后并不会再次产生价值的行为。

对我来说,出行里买动车的一等座和住好一点的宾馆,能让我休息好一点,节省精力更好的去工作。

5、电影无聊的话就离开电影院

一部电影 1 个小时左右,电影票几十块,有些人总觉得电影不好看,也会强迫自己看一下。这实际是浪费你的时间和钱。

哪怕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自己在家看也是一样。还有书也是,一本不好看的书或者对自己没帮助,没必要强迫自己看下去。

6、不要考虑性价比

人们过于考虑物品的性价比,是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与其考虑价钱与效果的比率,不如换个角度,用时间和效果进行考量,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享受当下。

7、不因为打折而买东西

仅仅因为打折而买回来的东西,除了价格,并没有其他让你心动的理由。所以即使你买回来也没有想要穿、想要用的欲望。只会后悔,然后产生焦虑。

或者在网上或商店中遇到打折的物品,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变得焦虑,直接绕开就好了。

8、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好的复仇

作者的父母因为总是因为钱而吵架,作者也受父母影响总是因为钱而焦虑。

后来看到一句,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好的复仇)”,

9、 在健身房雇个私教

无法坚持去健身房的一大理由就是动力不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雇个私教,让专业人士告诉你应该如何锻炼。形成找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的想法,不要自己试错。

10、专业的事儿花钱找专业的人

不会无端焦虑的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他们懂得花钱找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这样才能够最高效地解决问题而不会徒增自己的烦恼。

我们要尽早养成借助这些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完全没有必要觉得自己目前的水平配不上这些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这种毫无意义的谦逊只会给你带来牵绊。

在专业的事情上不舍得花钱,最后不仅没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徒增无数烦恼。

不为人际关系焦虑的习惯

11、结束那些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

所谓的人际关系,不是靠别人的想法、喜好来维持的,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我喜欢这个人,我不喜欢这个人——这个标准来确定的。

就算是放弃那些不咸不淡的关系,人生也不会因此变得糟糕,反而你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

12、只在自己喜欢的人身上花费时间

只和自己想要主动去交往的人交往,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节约时间。

我们不想交往的那些人根本不值得让他们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花费时间吐槽、鄙视都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已。

定期删除手机通讯录和微信通讯录能让你减少焦虑。

13、 就算没有达到他人的期望也没关系

当他人对你有所期待,希望产生某种结果的时候,其实就是想要利用你的价值来达成某种目的,所以说,这样的期待并不是纯粹的期待,不如说更像一种经济活动。

当然,为了回应他人的期待而努力,这件事情是没有错的,它反而会对我们自身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对其要有足够的重视。

但是,当面对这样的期待,想着“一定要做到……,才能对得起这份厚望”的时候,你反而将这种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经济活动。

朋友之间并不是那种你付100块钱就得到100块钱的友情那样可以用量来衡量的关系。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友谊,那也只是伪装在友情下面的金钱关系而已。

14、能够迅速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点

发现一个人与自己相同的地方,是喜欢上一个人最简单的办法。虽然说这要比找不同点难一些,但也没有难到无从下手的程度。

在恋爱中,故意展现自己和对方差异的人,就是不会谈恋爱。

人都会对和自己有相同点的人产生亲近感,而这种亲近感也就意味着对这个人有好感,不排斥。

15、 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在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交焦虑”,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在意他人的生活,同时也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删除微博、关闭朋友圈,能让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内心强大,足够关注自我的人并不会在意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16、 不用理会少数人的意见

放任这些少数人兴风作浪,最后的结果就是失去自我。正因为失去了自我,那些声音大的人、强硬的人才敢对你“攻城略地”,逼着你一步步后退。这和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毫无差别。

如果一味地如此下去,人生就不是自己的了。长此以往,自己的生活就会被他人影响,愤怒的情绪也常常会失去控制,自己也会失去对人生的掌控权。

对这一点特别赞同,影响力大了之后,很容易遇到杠精,以前总是不停的回应,后来就学会直接拉黑删除,能让你节省非常大的精力和时间,还能缓解情绪。

17、 自己挑选朋友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演说家、作家吉米·罗恩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就是你。”

朋友贵精不贵多,不论你有多少朋友,说得极端一点,如果朋友和你都是同一属性的话,那么你的世界不会因为朋友数量的增多而发生更大的改变。

在交朋友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比自己等级高太多的人脉,抑或是只去交那些跟自己拥有相同属性的朋友,而是要主动去和那些能够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同时也能带给我们幸福感的人做朋友。

18、就算对方是父母,也不要去迎合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价值观这一基础上的。只有去做那些我们坚信对的事情,心里才不会有违和感。

核心价值的建立离不开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其中,我们从一张白纸到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价值观,父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父母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都成了孩子的负担和痛苦的来源。

毕竟没有人想活成行尸走肉,一辈子只按照别人的要求活下去。就算是父母,他们也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

人生的路还得自己来走。

不为工作焦虑的习惯

19、贯彻不拖延的“2分钟定律”

可以花2分钟做完的事情当下就直接做,绝对不要放在之后做。

能立刻做的事情应该立马去做,这样花不了多少时间,还能避免之后心里一直惦念着,让自己变得焦虑。

20、 就算不学习也不要有罪恶感 

一个人不去进行通俗意义上的“学习”,例如,读书或听讲座等,是一件多么罪大恶极的事情。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办法可以获得经验和知识,来增加我们的见闻。

“没有学习是我的不对”“我做不好,都是我的错”,等等,我们没有必要责备自己。毕竟就算是不看书也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要结束了,不去旅行也不意味着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21、 越抱怨越焦虑

不停地抱怨会再次勾起自己心中愤懑的情感,让自己又感受了一遍。这样一来,在潜意识里会强化“我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这种意识,使这种愤怒无法发挥其建设性的一面。

愤怒也会带来“不甘心,所以奋发向上”“不想输,所以努力坚持”等催人前进的建设性作用。这样的愤怒于自己、于身边的人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而抱怨恰恰阻止了愤怒所具有的正面作用,阻止的人正是你自己。

抱怨的过程,不仅会将心中的愤懑之情一遍遍地加深、巩固,更会降低自己在身边人心中的地位,而且从愤怒情绪管理的角度来讲,抱怨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2、只考虑解决方法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问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遇到问题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长大后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就算找到了原因,对问题的解决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与其执着于无法改变的过去而焦虑不安,不如先想一下之后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减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样的解决方式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好处的。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把“为什么会这样?”变成“接下来该怎么办?”。

与其抓着过去的原因不放,不如想想该怎样继续前行,这才是避免焦虑的最好方式。

不为个人生活焦虑的习惯

23、看不一样的电视节目

很多人都习惯看固定的电视节目,尝试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看不同的电视节目。从这些小事着手,改变我们身体中的惰性,打造不易焦虑的体质。

打破这种固定的生活模式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只需要每天尝试做一些不一样的小事情就可以了。其中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每天看不一样的电视节目。

24、 接受彼此的差异比所谓的价值观一致更重要

人与人之间有价值观的差异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所以,在夫妻关系中,提前确定自己能够容忍、让步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许多夫妻跳过了这一步,没有具体地、明确地传达在夫妻关系中哪些事情是不允许做的,导致夫妻关系产生裂痕。

因夫妻关系产生的焦虑情绪,基本上都是双方沟通不顺畅导致的。双方都认为“我们是夫妻,这种小事儿不说也能懂我的吧”,结果导致裂缝越来越大。只有避免不明确的沟通,将双方的意见和想法明示化,具体地表明希望对方能够做些什么,才能维持良好而长久的夫妻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