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列维王朝拥兵70万,面对霍梅尼一人,为何没打一枪就流亡国外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5-15

坐拥70万军队的巴列维王朝,为何打不过手无寸铁的霍梅尼

伊朗自古就是中亚古国,历史上波斯帝国就横扫欧亚,波斯人自古就是一个强悍的民族。老巴列维在1925年推翻卡扎尔王朝,成为波斯帝国的新统治者,后更名为伊朗。老巴列维执政后一心效仿西方的改革制度,在伊朗废除伊斯兰教法,颁布西式法律。

这正是这些做法,给日后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埋下了伏笔。1941年老巴列维在英法联军的逼迫下退位,由其儿子礼萨·巴列维继位。年轻的巴列维在1951年在英美的支持下取得实权,年轻留学瑞士的巴列维,与父亲一样满是对西方社会的向往,立志把伊朗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踌躇满志的巴列维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当时被称为“白色革命”。首先就是土地改革,将伊朗伊斯兰教士手中的土地分给农民,给予妇女们一定的社会地位,更是给予她们原来都不敢想的选举权。其次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让工人们持有股权,在农村进行知识扫盲,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这些政策在当时得到社会广大阶层的欢迎。但是对于依兰教士们来说这些是极为不利的,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经济结构单一。1975年开始世界石油出口开始萎缩,伊朗的强势发展急剧下降,伊朗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盈余开始转为赤字。前期的大力改革,使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很多土地为改为油田。原来作为中东地区的农业大国,每年都可以出口大量农副产品的伊朗,1970年开始每年需进口250万吨小麦、30万吨大米以及肉羊250万头,石油价格的下跌,让伊朗通胀率飞升。

物价飞涨让很多低收入家庭怨声载道,1978年的伊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2000至6000里亚尔,而当时的一公斤米和肉分别是90和200里亚尔。很多低收入家庭都搬进了贫民窟。但是在伊朗的德黑兰的大资本家,每日50000美元的紧张,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根本没有影响,每日只是想的是到纽约还是伦敦购物,贫富差距之大也是后来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主要原因。

197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王权统治,大批激进的反对派开始在德黑兰街头游行,更多的低收入者开始依靠宗教,因为在伊朗自古就没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意识,更多的都是宗教统治。当时有超过100万人开始用户霍梅尼实行宗教统治,推翻君主王权。霍梅尼对巴列维的70万军队中的士兵说:你们向民众开枪,就如同对《古兰经》开枪一样。军队中底层士兵也开始动摇,士兵们的士气也十分低落。

巴列维国王面对如此情景,在1979年1月携带王室成员开始流亡国外。仅在半个月后,霍梅尼在300万伊朗民众的迎接下,走下了飞机。这也标志着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结束。坐拥70万大军的巴列维王朝,竟然没开一枪,输给了一位手无寸铁的伊斯兰教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