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是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教一些名言、俗语,将其封为圭臬、真理。可是,我是学历史的,当我不经意间翻阅一些著作,才发现,唉呀妈呀,我们妥妥的“被骗了”。我们被教给的名言警句,很多都是“阉割版”,把下半截去了。就这样,这些半截名言,骗了我们很多人半辈子,知道发现真相。更尬尴的是,那些名言警句的本来含义,与教给我们的,往往是相反的。今天,羊羊就给大家列举几例。 1、父母在,不远游, 这话常常被用来劝解一些年轻人,父母还在,不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工作,你要孝顺父母。可是老夫子还说了下半句: 游必有方 如果要出游(行),那么一定要有具体确定的地方,让父母放心。古人虽然交通条件落后,可是心胸却比现代人开阔多了,嘿嘿! 2、言必信,行必果, 今天,我们常常拿这句话来赞美别人,说某某人讲诚信,说到做到,可是你知道他的下一句吗? 硁硁然小人哉 硁硁然,形容浅薄固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出去的话就兑现,做事有结果,浅薄固执的小人就是这个样子。和我们所推崇的言必信,行必果相反,儒家不讲这个。孟子说:大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尼玛,义是个什么东东?如此,给了儒棍们充分的解释空间,为自己满嘴谎言和龌龊行径留下了宽阔的后路。不过,以后我们骂人是不是可以这么用了?”你‘言必信,行必果’啊“”你才‘言必信,行必果’,你全家都‘言必信,行必果’“这个场景是不是很有爱呢? 3、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这句话是庄子说,常见于各个中小学校,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言外之意,孩子,你要抓紧时间学习啊,不可荒废。可是庄子爷爷后面的话却是这样的: 以有涯随无涯,怠已。 孩子,你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限的知识里,这太危险了!纳尼?庄子爷爷这是在鼓励孩子们吃喝玩乐,早恋吗?因此,这后半句绝对不能出现在校园里。 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你要三思而后行啊,大家都用这句话劝别人遇事多想想。可是,孔子听到季文子遇事想三遍才去做事的情况,是怎么说的呢?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说,想两回就够了。想三回,你想多了!借用大潘潘斌龙那句经典语句:好尴尬啊! 5、闭门造车, 今天大家都爱用闭门造成,去批评一个人固步自封、心胸狭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在自己那片小天地里做事情,缺乏应有的宽阔视野和格局。冤枉啊,人家的后半句是 出门合辙。 我闭门造车,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关键是还能减少噪音污染,不打扰邻居。我把各种零件都造了,拿到院子里安装好了,进行调试。这一套程序,完美!你们唧唧歪唧唧歪批评我,有意思吗? 6.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是南宋著名的道济禅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济公说的。很多人拿这句话为自己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去辩护。人傻,就要多读书,人家济公大和尚的原话后边还有两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济公那样,仍然是大德高僧,你王小狗,纹身、染发、酗酒、抽烟,你就是个臭流氓啊! 大家莫要以为只有我国古代名言是这样,连外国的名言,也惨遭阉割,我们来看两句。 7.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句话可是满满的鸡血,让人全身热血沸腾啊,我们是自由的,不能有校规约束;我们是自由的,警察叔叔,你凭什么拦我汽车,红灯不能限制我的自由。警察叔叔一脸蒙,这孩子是傻了吗?卢梭的原文是这样的: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自由,是一种理想。真正的自由,都是在各种规则、法律之下的自由,如果任由你天马行空的自由,那就一定会伤害别人的自由。自由,就是以不伤害别人的自由为自由。噢,好像绕口令。 8.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这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名言,老师们常常用此句来鼓励那些智商并不是很高的孩子,只要努力你也会成功的。老师,你就欺负孩子们读书少吧,爱迪生后面那半句太致命了: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求孩子们的心理阴影面积!相比之下羊羊这个老师比较客观,我给孩子们说的是,天才真的不是纯靠努力出来的,他真的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是努力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人才,不论大才还是小才,但是你不努力,就是个废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