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孙科《八十述略》诸书的考证和记载,该孙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族人长年居住于河南的陈留郡,即今河南开封东南的陈留县。孙拙的儿子孙言利,贤达能干,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举事时,孙言利为承宣史,带兵去平息义军,征战于闽越江右之间,英勇善战立了军功,被封为东平侯,驻军于虔周虔化县,即今天的江西宁都县。由于治理地方成绩显著,老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人都挽留他,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由是孙言利便成为该孙氏族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 (弘扬孙氏文化,你我携手同行,微信搜索:ssjzb66,) 1984年前后,广东中山市中山研究会专门组织进行了孙中山家世的调查,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了5卷本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里面记载了该孙氏家族从晚唐到明永乐年间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带的迁徙繁衍情况,其中也是将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孙言利作为由豫迁赣的南迁始祖,有关史实考证与上述记载大致相同。而其谱名所谓“富春孙氏”的记载,说明该族应是浙江富春孙氏的后裔。另外,如广东兴宁《章峰堡孙氏族谱》等,也都记有孙拙、孙讠利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陈留和选将南征诸事迹。 查《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15,唐朝后期有《唐故朝散大夫囗wei)尚书工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乐安孙公墓志铭》记载“公讳拙,字几玄,武水乐安人也。”据碑文记载,孙拙曾祖父孙会,官至吏部尚书;祖父孙公x,以工部尚书致仕;父亲孙瑝,为御史中丞。孙拙进士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河南府长水令、殿中侍御史诸官职,政绩不错,声闻京师,后又拜中书舍人,金紫出使浙越。晚年,授西都留守副使、检校礼部尚书,直至后唐初年拜工部侍郎。粗略一看,此人主要在唐僖宗、诏宗朝为官,且官拜中书舍人,出使浙越,即应为孙讠利之父无疑。这样的话,该支河南孙氏应来自山东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应乐安孙氏之后,并非富春孙氏,且世代为显宦,灿然一高门大族。 但仔细考证孙拙的生卒年,碑载:孙拙“以天成元年岁在丙戍五月十二日薨于洛城税舍,享年69岁。”就是说他生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死于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而黄巢起义是在公元875—884年,孙拙此时是18—27岁,如说孙拙本人率军作战,还勉强成立;而说此时孙拙之子已为将官,率军去平息起义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孙拙葬于河南县平乐乡张扬里,俯祖坟旁,也非陈留郡人。这样便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孙讠利不是孙拙之子;要么在唐朝后期有两个孙拙,且都官任中书舍人。 我们在查一下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中所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所撰《先祖孙讠利公五修墓志》,碑文说:“宁之有吾孙氏也,以鼻祖讳于唐僖宗中和间,因黄巢之寇,充承宣使,提兵江右,略地至是。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请留,遂家焉。”其后是孙讠利子孙的详尽记载,而对其父祖,却只字未提。他只能说明,直到清朝前期,人们还不能肯定孙讠利祖上的情况。其实,孙讠利能率军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其年龄至少与孙拙相仿,而将中书舍人孙拙找出来,作为孙讠利之父,那时后来修谱之人惯用的手法。查一下地图,该族人所居河南开封至陈留,离先秦卫国孙氏当时的世居之地: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带)只有五六十公里,所以唐代的河南陈留孙氏也很有可能是先秦卫国孙氏之后。 该《修族谱》记载,孙讠利约在唐光启四年(公元884年)被封为百将东平侯,即定居于江西宁都,生子孙实,实生七子,其第三子孙士元生孙有敬,有敬第一个由江西宁都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成为孙家由赣迁闽之始祖。此后,孙家在闽历居四代,直到明永乐年间,孙有敬的第四代孙即为孙的第七代孙:孙永松由福建迁徙到广东紫金县忠兴坝落户,成为孙家由闽入赣的始祖。这一记载中,有关迁徙路线应大致不错;然而其世系肯定有误,就以孙永松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迁粤计算,从孙讠利之孙永松共八辈人,而经历了500多年,平均每代相隔64年之多,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一般以25—30年为一代计算,其中应相隔了17—20代人。 而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考证出,《宁都南门外直街孙氏族谱》记载,孙讠利公有第四世孙曰承事者,其后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余各房则无迁福建者。孙科《八十述略》中说,孙讠利五代至承事公迁闽。总之,是孙承事或其后裔迁闽,与孙相差五代以上,这样反而比《修族谱》要合理一些,而孙承事再传至十几代才至孙有松迁粤。 孙永松入粤后的家世迁徙情况,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载考证的比较详细:以孙永松为入粤始祖,至十一世祖孙鼎标,时值明清之交,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虽英勇善战,始终不敌清兵。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纷纷离散流徙。鼎标次子、十二世族孙连昌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成为孙家入香山之肇祖。再传两代,连昌之孙、十四世族孙殿朝始由涌口村迁入翠亨村,成为翠亨村孙家之开基族。再传三代:十五世族孙恒辉,十六世族孙敬贤,到十七世族孙达成便是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生于1813年,从孙永松1403年入粤,经100余年,传十七代。以后孙中山及其子孙科都出生在翠亨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