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迁徙动因 最为典型的是《仙源岘阳孙氏族谱》中记载的,其族源出山东青州,属乐安孙氏。其始祖孙万詧(cha)在唐乾符间(公元874—879年)官任眉州判官,遂占籍四川眉州万金乡。其子孙熙人先官任督徽宣道,遂迁居安徽宣州。其卷首“历朝勋臣”最后记载:约在唐朝末年,其祖先孙“万民,官河南太守,占籍。”……万修,任湖广尉,占籍。万善,任福建,占籍。万寿,任浙江团练使,占籍。万疆,任北燕尹,占籍。万冀,任山东,占籍。万邦,任凤阳,寓居附籍。万显,任山西同知,居山西。万品,任上元县簿,得民心,占籍。 山东主要为了安孙氏家族的扩散地,不过也会有一些其它地区孙氏家族迁去山东定居,如《胶东孙氏家乘》称,其族原籍崇庆巴县,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从四川始迁平度(今山东平度县),落籍绵柳村。今山东《牟平县志》记载,本地有一支孙姓,明洪武年间由云南迁来,先居城内孙家巷,后裔繁衍兴旺,散居五十余个村落,以孙氏命名的村庄也不少,如孙家疃(tuan)、孙家沟、孙家庄、孙格庄之类,遂有“无孙不成村”之说。 山东《鄄(juan)城孙氏乐安世谱》记载,为孙膑后人,五代时曾被驱逐到山西洪洞地区,金末元初才得回故乡。其后裔分布:山东鄄城、郓城、菏泽、定陶、巨野、新乡、嘉祥、梁山、济宁、兖(yan)州、阳谷、寿张、莱州、青州、临沂、薛城,及河北昌黎、枣强、大名、清河,江苏徐州、丰县、沛县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