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之所以废明代宗为郕王,正是为了强调自己皇位的正统性!换言之,就是为了强调明代宗的皇位来路不正,他只是郕王,从来都不是皇帝!如果尊朱祁钰为太上皇,岂不是认可了朱祁钰皇位的合法性?那么,明英宗的“夺门之变”算什么?谋朝篡位?真不知道提问者是什么逻辑! 如果从正统性来论,明代宗的皇位来得的确不是那么“正统”。他既不是父死子继,也不是兄终弟及!而是在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之后,在孙太后默许、于谦等人拥立下,才得以成为皇帝的。换句话说,明代宗非嫡非长,而且他的哥哥明英宗仅仅是被俘,并没有去世,他继承皇位缺乏法理依据,最初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原本明代宗盘算着这回蒙古人即便不杀了自己这位哥哥,估计明英宗也回不来了。 可是,蒙古人比起当年的完颜吴乞买要现实得多,眼见明英宗在明代宗成为皇帝之后已经失去了“奇货”的价值,留在手里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不仅没有用,还得花钱养着。结果,直接把明英宗送了回去!这下给明代宗来了个措手不及,如何处置明英宗成了大问题。按理说,明代宗只是临危受命被推上了皇帝宝座,皇位本来就是明英宗的,既然明英宗回来了,明代宗应该把皇位皇帝明英宗才对。 可是,皇位不是一盘菜,谁吃都是吃。到了手的皇位,明代宗怎么可能愿意再让出来?那么,杀了明英宗呢?明朝的文官集团那可是敢跟皇帝死磕的主儿,后来的明神宗朱翊钧想换个儿子当皇太子都废了牛鼻子劲儿,而且最终也没搞得定,更别说是杀了前任皇帝了。而且,彼时明代宗之所以“名正言顺”就是因为明英宗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他杀了明英宗,这最后、也是唯一的一丝“合法性”也失去了,那明代宗就真的成了赤裸裸的“谋朝篡位”了!很显然,明代宗并不想背负这个千古骂名。 最终,明代宗选择了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既承认了明英宗皇帝的身份,也为自己的“兄终弟及”找到了牵强的“法理依据”,那就是哥哥“禅让”的,虽然明英宗并没有真正“禅让”,更加不是心甘情愿!虽然明英宗名义上是太上皇,可实际上,除了名号,他和当初的建庶人、吴庶人并没有太大区别,算是被幽禁终生了。这或许就是明英宗复辟之后坚持要求释放建、吴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他们曾经同病相怜。 但是,明代宗对哥哥明英宗这位太上皇并不放心,尊其为太上皇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明代宗恐怕无时无刻不想这位哥哥去死!于是,对群臣的试探开始了,而易储便是第一步。景泰三年,明代宗通过各种手段、甚至不惜“贿赂”朝臣,完成了易储的大事。此举对于明代宗而言,说明自己基本上已经稳定局面了,储位可以易,杀了明英宗应该也不会遭到太大阻力。如果不是景泰四年明代宗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死了,保不齐哪天明英宗这位太上皇也就离奇“暴毙”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朱见济的死真正是帮了明英宗大忙,也救了明英宗的性命。因为唯一的儿子死了,明代宗百年之后的皇位,按照《皇明祖训》和明朝的皇位传承规则,只能是明英宗儿子、也就是刚刚被废的皇太子——明宪宗朱见深的。这时候,如果明代宗杀了明英宗,不仅会引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将来百年之后,明宪宗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位“杀父仇人”,还真不好说。即便明代宗连明宪宗一起杀了,换个远支宗室,那就更加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因此,在没有再生出儿子来之前,留下明英宗父子对于明代宗而言,利大于弊。 如果明英宗死在自己之前固然是好,即便死在自己之后,自己如果一直没有生出儿子,临终前传位给明宪宗,明英宗依然只能是太上皇。而得到了皇位的明宪宗,为了自身的地位和既得利益,恐怕也不会过分拔高明英宗这位亲生父亲而贬低给了自己皇位的叔叔。如果过分拔高父亲,明宪宗必然得让出皇位,面对皇位的诱惑,父子感情恐怕最终还是得让位现实!更何况,彼时的明代宗还很年轻,他还有时间和机会再生出儿子,那一切又完全不同了,等亲儿子出生了,再处置明英宗父子也不迟。 只可惜,明代宗不但没有等到亲儿子出生,没过几年自己也一病不起了。于是,有心之人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谋划。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利用明代宗病重之机,撞开南宫大门,拥明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也称南宫政变或南宫复辟。换句话说,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是在石、徐、曹等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抢来的,要想让这次政变名正言顺,就必须否定明代宗。因为只有明代宗的皇位不合法,明英宗复辟抢来的皇位才是合法的。 因此,无论如何明英宗也不可能尊明代宗为太上皇,如此一来,等于是将自己的“合法政变”置于了非法地位,明英宗怎么可能如此呢?但奇怪的是,明英宗复辟之后,并没有立即废黜明代宗的皇帝之位,直到政变之后的第二个月,明英宗才正式废明代宗为郕王。换言之,这段时期内,明朝实际上有两个皇帝存在。不知道是明英宗没有想好如何处置这位弟弟,还是被重新到手的皇位冲昏了头脑,把明代宗给忘了。 被贬为郕王之后不久,明代宗因病去世,明英宗给了这位弟弟一个恶谥——“戾”,并派了毁掉了明代宗生前为自己营建的皇陵,将其按亲王礼另葬他处。直到多年之后,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才恢复了明代宗的皇帝身份,但依然是缩水版的,不上庙号。并且没有将其迁葬到后来的“十三陵”,仅仅是在原墓地上改建,勉强符合帝陵规制而已。至于代宗这个庙号,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后南明小朝廷给上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还有着其他不同的观点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多多支持一下小编的创作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