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复数,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径”中说过,复数域其实就是二维的数域,提供了更高维度的、更抽象的视角。本文来看看,我们是怎么从实数域扩展到复数域的。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扩展并不复杂,也就是 但数域的扩张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就好像夫妻生下小孩只是个开始,困难的是之后的抚养、教育: 复数域的扩张充满崎岖。正如欧拉的老师对他的赞扬: 我介绍数学分析的时候,它还是个孩子,而你正在将它带大成人。 这句话虽然是说微积分(数学分析)的,但用在复数域上也不违和。欧拉的欧拉公式正是“复数域”的成人礼: 1 数域扩张的历史 来看看之前的数域是怎么扩张的吧。每次想到数域的扩张,我都有种大爆炸的画面感,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中产生: 1.1 自然数到整数 数学刚开始也是一片空白: 0的出现就是数学的奇点: 根据皮亚诺定理(可以参考为什么1+1=2?)“爆炸”出了自然数域(可以参考自然数是否包含0?): 很显然上面的图像是不对称的,哪怕出于美学考虑,人们都有冲动把左边补齐,增加负数,这样就得到了整数域: 添加负数之后,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知道 我们添加负数之后,希望这个规则依然适用,即: 更一般的有: 并且还惊喜地发掘出负数次方的意义,如果说正数次方是对乘法的缩写,那么负数次方(正数的相反数)是对除法(乘法的逆运算)的缩写: 1.2 整数到实数 很显然整数之间还有很多空隙,我们可以用有理数(rational number,翻译为“可比数”更合理): 来填满这些空隙(示意图): 还有空隙,最终用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不可比数”)来填满这些缝隙,得到实数轴: 自然会有这么一个问题:
2 复数基础 往下面讲之前,稍微复习下复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2.1 复数的运算规则 复数的运算规则并非凭空捏造的。开头提到的文章“复数,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径”说过,形如: 的三次方程,卡尔丹诺在《大术》这本书中给出了通解: 如果 从图像上看, 套用通解会得到: 这里就出现复数了。拉斐尔·邦贝利(1526-157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的工程师,给出了一个思维飞跃,指出如果复数遵循如下的计算规则: 那么就可以根据之前的通解得到三个实数解。 2.2 复数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 为了之后的讲解,先引入几个符号,对于一般的向量 复数的几何表示和二维向量有点类似,只是横坐标是实轴( 加法的几何意义和向量也一样: 但向量没有乘法(点积、叉积和实数乘法不一样),这就是复数和向量的区别。复数是对实数的扩展,所以要尽量兼容实数,必须要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对数等运算。 根据刚才的乘法规则,计算可得: 画出来发现,两者是正交的: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一点, 那么, 对于一般的向量 好了,知道这些差不多了,开始正题。 3 复数域的扩张 好了,轮到复数域了,复数定义为: 那么,来回答数域扩张都会问到的问题吧: 这个问题可以用欧拉公式: 来回答,取 画出来就是复平面上模长为1,幅角也为1的点: 更一般的,欧拉公式说明, 但是,欧拉公式 3.1 欧拉公式肯定不是凭空捏造的,先来看看实数域中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的。 实数域中的
从这三种定义出发都可以得到欧拉公式。 3.1.1 极限的方式 因为: 我们可以大胆地令 那么之前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式子在几何上有什么意义。因为 然后取 根据复数的乘法规则,可以看出: 取 取 对于更一般的 当 可以证明当 可能你还会问,直接替换 这里是理解欧拉公式的 打个比方吧,在实数中“除以 欧拉公式并不会引发冲突,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数学家已经证明了它是一种足够好的选择,这里就不赘述了。 3.1.2 泰勒公式的方式 实数域下,有这些泰勒公式: 也是直接替换 这也有漂亮的几何意义,看看 这是三个复数相加,加出来就是: 再增加第四项 随着 3.1.3 导数的方式 实数域有; 直接套用: 假设
并且不论 而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的模长
速度大小为1意味着 4 总结 有了欧拉公式之后,任何复数都可以表示为: 其中: 个人觉得 那么有: 几何意义更加明显。并且扩展了乘方和对数运算: 到此为止,基本上所有的初等运算都全了。更多高等的运算比如三角函数、积分、导数,也需要借助欧拉公式在复数上进行推广。 欧拉公式中,如果取 这个公式也被誉为了上帝公式,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