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

 ZMXXX995 2019-05-15

原文地址: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作者:含梅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

一、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

       概括文章的主旨,往往离不开主旨句。但是,主旨不等同于主旨句。有的主旨句就是文章主旨,有的则不是,必须经过加工才可以。比如《渔夫的故事》的主旨句是: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必须对这个主旨句进行加工,才能成为文章的主旨。魔鬼象征什么?象征邪恶。加工后文章的主旨是:人依靠自己的智慧,一定能够战胜邪恶。或者人能战胜邪恶。

主旨的考试方式:

1、直接考查的方式:这种考查方式最普遍。例如,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试题一:简要分析《访兰》这篇文章,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访兰》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以上这段文字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稍加整理即可。

试题二:文章通过亚当斯和西澳的竞聘经历,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是:在竞争中应靠真才实学(像西奥那样),不能像亚当斯那样投机取巧。这就是直接考查方式。

2、间接考查的方式:1)补写句子。例如: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懂得了                         ”“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将文章空缺的内容写出来。(不得超过20字)答案是:节俭光荣,劳动光荣,奉献光荣。这就是间接考查方式。

二、理解衬托、对比、烘托、比较的作用。

   他们的共同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试题1:《海燕》这篇文章要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前还要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案:意在领会对比、烘托的作用。写海鸥海鸭企鹅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写大海、狂风、乌云,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试题2:人教社第三册《口技》一文为什么要写听众的表情和神态?

(答案:通过对听众的描写,烘托艺术家无与伦比的艺术水平。)

试题3:《纪念白求恩》这段文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河北省中考试题)

我们知道对比的作用是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以上这道题就可以这样答:通过对比,使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示差距,更加有力的说明了学习白求恩的重要性。

试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述写我样子潇洒得要命的作用。(9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答案:为了衬托父亲的辛劳。)

试题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答案:反衬孩子们对青菜的尊敬

试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作者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种花(玉簪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吧。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花草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的顽强))

试题7:接着看《世间最美丽的坟墓》这篇文章,作者在写托尔斯泰的墓的时候为什么要写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进行比较?这样写起什么作用?(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试题82001年中考语文第21题: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的主体是谁?是蒲公英,那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自然就是陪体,他们的作用就是:衬托,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三、能够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意图。

1考试方式:为什么不能对调。

原因要考虑:对应性2000年中考试题第11题,《向沙漠进军》选段(2)和(3)的顺序不能对调,就是因为根据前文内容有对应性。

轻重、主次的不同。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作者在写三拳时就按照由轻到重的次序写的。次序也不能颠倒。

2、理解段落或某部分不能删去,为什么?

例如:这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这一段的内容与约翰后来的消失,从善构成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示例: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赏析,从情节角度)(08《小扇轻摇的时光》)

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3、体会前后内容的联系。

《皱皮苹果》一文。第二段写了一个让作者感到滑稽的人物,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他的滑稽?第七段又为什么专门写他?这两段之间的描写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他其貌不扬,外貌与动作反差太大,让作者感到滑稽;第七段再次写他,是因为作者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是引证自己对皱皮苹果的感悟;前后两段形成对比,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4、材料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与中心关系不是很大的略写)如《奇迹》一文叙述了在爹不让他复读的情况下,找爷爷、大伯、姑夫说情,最后靠自己的执着打动父亲,让他复读的故事。

问:文章大篇幅地写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答:详写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了坚定的信心(这正是文中要表现的中心)而复读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5、插叙的作用。

1)使情节集中紧凑,(2)使人物形象丰富,(3)突出文章的中心。

四、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离不开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1、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的心情3、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试题1:说一说《故乡》一文,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有些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生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作用: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试题2:简述以下《我的叔叔于勒》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又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塞岛了。作用:景色描写烘托了菲利普夫妇失望、沮丧的心情。

试题3:《访兰》的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的作用?

答案:点明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做铺垫。

试题42003年试题《木笛》中写雪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朱丹和丹麦大师都是在下雪的情况来到纪念碑广场的,所以写雪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今天又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朱丹也落选了,所以写雪又有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试题5:体会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推动情节的发展,也突出了旧社会人力车夫在痛苦中挣扎这一主题。

试题6: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环境描写句为哪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为: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

作用:渲染了恐惧、紧张的气氛,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试题七:月色皎洁,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又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回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地焦急而耐心,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特点:月色皎洁,宁静安详。

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渲染宁静平和的气氛,衬托人物的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

六、能够发现并理解文中重要的关键性词语。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对于这些语句,有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脱离开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们称之为动态解词。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的意思。

解答这类试题的要领是:多从原文章找依据,不要从字典词典中找依据。

试题1:对访兰一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义项有:滋味;气味;意味指菜肴食品;体会等,并没有品格气质的意思。而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却有了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总结为一样的词语,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也属于这个知识点。由于语境不同,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我们称这种想象为词语的易色

试题2:联系语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的意思。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以上三个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都发生了变化:

狡猾是阴险狡诈的意思,是贬义词,在这儿是   机灵)的意思。

卖弄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是贬义词。在此句中则不是贬义词。

高傲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的意思。在本文中则表明了      。(海燕对敌人的蔑视)

试题3:结合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我喜爱海、溺爱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不能解释为过分的宠爱,而应解释为特别喜爱)

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不能解释为打发时光,而只能解释为戏弄、捉弄。)

试题4:阅读下文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并说出它的深刻含义。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答案:父亲说的话是重要语句,加横线的词语即是重要词语。这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看看兰,也看看我这句话暗示           

(答案:父亲希望我向兰草学习)。

试题52001年《会飞的蒲公英》,最后一句: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的期待吗?期待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母亲的期待是:像蒲公英一样,走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试题6、享受工作28题,文章标题《享受工作》其含义是什么?试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可用原文)
解题思路:什么享受工作——怎样才享受工作?——意义何在?
答: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的首要内容,享受工作不只是一般的珍惜工作,而是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试题7、《关注父母》第27题: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儿女关爱父母的迫切与重要,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此外,本句还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里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这题设题关键在于品味语言。答题要点:抓住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得2分)——排比句作用:(分析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加表达的音韵节奏美、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语势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答出任何一点得1分)

 试题8: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2008年《小扇轻摇的时光》

贪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是让考生通过品析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运用,来理解重点词语在表现人物中的重要作用。)

七、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例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杨崇德的《打工仔》先写阿贵从深圳打工回来,变得阔绰,再一步步地揭开他致富的原因。学生们写作文也往往先声夺人,叮铃铃……”急促的上课铃响了,小王急急忙忙冲进教室。为何这样匆忙,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急于知道原因。

3、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引出观点,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一般处于文章的中间,这个句子就处于中间,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2、衬托作用。如《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文:

主体是太阳花。但在太阳的炙烤下,写到了其他花的形态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失去神采,用这些花的萎靡不振,反衬太阳花的生机勃勃。

3、渲染,烘托气氛。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例如袁建华的小说《严重问题》中的一段:

会议进行到两个小时,卡了壳了,偌大一个会议室烟雾腾腾,暖气咝儿咝儿地叫得烦人。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会议室里的沉闷气氛,为下方有人打破这种僵局作铺垫。

 文章末尾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总结上文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试题1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问:说说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写景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以兰花的安静盛开表现作者的喜悦和愉快之情,也暗含对女儿的赞赏。

人称变化的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

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情感。

第三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易于心理刻画。

八、一些主观性阅读理解题解答:要把握概括方法

主观性试题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概述总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

概述总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例如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其概括中心的句子在篇首,它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了显示这个中心,作者写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写了自己的交往品味,也写了自己高雅悠闲的生活。因此,我们在阅读中抓住了中心句,这篇文章的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2、通过提炼要点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