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李赛美:小儿反复发烧3年,中医3周治愈不复发(附教学视频)

 华华YHBH0207 2019-05-15

华医世界

图*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

本期视频摘自李赛美教授在第七期“讲透经方”长沙站讲授的《六经辨治儿科病心得点滴》精彩课程内容。

“讲透经方”课后,许多同学表示,李赛美教授所讲内容有理有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本文选取的医案是李赛美教授讲授的“小儿反复腹痛伴咽痛”的医案。该患儿反复腹痛伴咽痛,每次发作时,伴有高热,想知道李赛美教授如何治疗吗?

跟我一起听李赛美教授“讲透经方”吧!

课程内容精彩放送

经典医案

患者某,女,6岁,2017年2月6日上午初诊。

主诉:患者反复腹痛伴咽痛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周疼痛 ,夜间发作为主,晨起症状消失,继而出现咽痛,发热,体温在38.0℃左右,咳嗽。

3年来,上述症状约每月发作1次。每次使用消炎药后均可好转。

刻下见:腹痛,无呕吐,无腹泻,咽痛,无咽痒,无咳嗽,喉中有痰,无畏寒发热,鼻塞流鼻涕,无口干口苦。

平素易疲劳,汗多,手足发热,腹胀,胃纳欠佳,大便偏干,3-5日1行,小便偏黄。

舌红,舌根部苔黄腻,眼眶部偏黑,扁桃体稍肿大,脐周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形体偏瘦。

既往史:淋巴结结节病史多年。

辨证:脾虚气滞络瘀夹腑实

治法:温阳益脾,缓急止痛,导滞泻实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加减

柴胡10g   黄芩10g  生姜10g   法半夏10g  

党参3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桂枝10g

白芍15g   连翘15g  生大黄6g  乌梅6g

白芥子5g   

3剂,每剂中药分2日服用。

2017年2月19日上午二诊

患者仍有腹痛,稍减轻,无咽痒咽痛,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

无呕吐,无腹泻,动则汗出,胃纳改善,偶感腹胀,大便正常,日一行,小便淡黄。

舌淡红,舌根部苔稍黄腻,脉细滑。

方药:前方白芍改为20g,余药同前,7剂,每剂中药分2日服用。

2017年3月6日上午三诊

腹痛消失。胃纳、精神佳。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滑。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5剂,调理善后。随访至今4个月腹痛未发作。

按语

患儿,及父亲、奶奶、爷爷、伯父在深圳港大医院做染色体检查,诊断为家族性周期性发热,又诊断为“周期性地中海热”。

据记录:患儿2016年分别于5月、6月、9月、11月、12月、2017年1月出现发热,体温38℃。

其父亲36岁,反复咽痛咳嗽24年,每月发作一次,体温39℃以上。服消炎药有效。

因诊断明确,秋水仙碱作为首选。

由于父亲经常出国,不便服用中药,目前遵医嘱,但仍每月发热,西医建议发病前用激素半片,症状消失较快。

患儿目前尚未用西药,暂病情获得控制。

患儿因年幼且常服消炎药,损伤脾阳,运化失常,痰湿内生,

故时常喉中有痰脾阳不足,少气懒言易疲劳、动则汗出、胃纳欠佳。

邪陷太阴,脾络失和,气滞络瘀,故腹满疼痛,时通时阻。

咽痛、手足发热、大便干、舌红,舌根部苔黄腻提示痰瘀阻滞,郁而化热。

用桂枝加芍药汤健脾通络,缓急止痛。加大黄以增活血通络之效,且导滞通便。

方中寓小柴胡汤,和解枢机,白芥子化痰,乌梅酸敛养肝调胃。

诸药合用,气畅络通、腑通痰化,脾胃健运,诸病得去。

张仲景《伤寒论》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芍药汤治疗体质偏虚的患者加饴糖,变为小建中汤,偏实,加大黄。

大黄具有健脾胃,通便的功效,小剂量使用,对于食积的患儿,具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桂枝加大黄汤治疗不明原因的腹痛,大便干结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伤寒论》的方药时,要懂得扩展,调整剂量,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想学习李赛美教授更多临床实战经验?

6月28-7月1日,来北京,

李赛美教授携手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雁峰教授、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沈宁老师,

在华医世界“妇科”精修班系统讲解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小班教学,限额80人

扫码抢票,报满截止

华医世界学术部:白潇

15311511020

立即扫码报名

已有45人报名,还有最后35个名额

扫码抢票,直达精修班现场

欢迎加入我们,共同弘扬中医

合作热线:婷婷13439792985

1

END

1

扫码添加首席福利官小华,

免费领名医教学课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