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攀升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变老的中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有很多不同于中、青年糖尿病的特点,我将其概括为“两多,两差,一高”。 “两多”是指病多,药多 病多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多种慢性疾病,人们常说的“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同时并存,这些代谢紊乱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增高,这包括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另外,老年患者还常伴有其他疾病,如肿瘤、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等。 药多 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为多病共存,所以这些患者合并用药也很多。有一项对近2万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71%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的药物,包括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抗炎药等。用药品种和数量繁多,极易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差”是指功能差和依从性差 功能差 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多伴有各个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比如老年人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血糖难以控制,给糖尿病的管理带来困难。肾功能的减退可能导致降糖药物的代谢缓慢,在体内产生蓄积,造成毒副作用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服用多种药物时的代谢、疗效和副作用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有着明显的不同。 依从性差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比例增加,加上用药品种多,治疗复杂,用药依从性也会降低,经常会出现漏服、多服、误服药物的情况,大大影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高”就是风险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一项对应口服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年龄65岁以上患者的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老年人的神经反应不如年轻人敏感,可能存在神经病变,易发生无症状的低血糖,往往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发生低血糖昏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夜间就更加危险,常常因为错过抢救时机,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 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及脑卒中。 以下原因会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①因患者肾功能减退,机体对药物清除速率减慢,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②患者因使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干扰降糖药物的代谢; ③老年人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记忆力减退,重复服药、用错药的可能性大,血糖监测不规律,对药物疗效的观察不及时; ④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肝糖原储备不足的问题,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不好等,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对低血糖耐受性差。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为多病并存,需要服用多种治疗药物,加之脏器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在综合评估治疗风险的基础上,应根据老年糖尿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 作者:洪靖,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杂志”头条号,更多健康信息等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