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我篮有虾 2019-05-16

最近,小编在补看一档综艺节目的时候,看到了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说了一句很通透的话。她对老公说:不是乒乓球里面有人生,而是人生里面有乒乓球。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这句话对我很有启示。对我们大多数跑者来说,也是如此,是生活中有跑步,而不是跑步中有生活。

01

既然是爱好,那就别拼命

上周,一名将近50岁的跑者,在与别人PK跑步的时候,不幸猝死。其实,不管我们跑步的初衷是什么,我们肯定希望归宿是健康。

4月份的时候,跑圈有一个人的故事震动到了我。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这个跑友名叫汾湖跑神,他是一名中学教师,江苏苏州人,今年40多岁。据说,他用3年多的时间,跑了11万多公里。每年3万公里,每月2500公里,平均每天80多公里。

他曾挑战百日百马。一百天里,他总共完成了68个半马,32个全马。在他完成“百天百马”的挑战之后,他又开始了“千日千跑”。直到第142天,因为生病,“千日千跑”戛然而止。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据他本人在APP上所说,他遭受40年以来最大的生病困扰,入住ICU病房,但病情复杂,不曾想,他的运动生命或许因此终止。

对大多数人来说,跑步是爱好,要么为了解压,要么为了健康。跑步越多,健康好处当然越多,但并非跑量越大越好。过量跑步、频繁参加马拉松,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一个健康的运动模式应该不包括极端激烈的长时间与强度。适度的跑步比起完全不跑步当然是好,但强度过大的跑步并不会带来额外的好处。

你可能会说:陈盆滨还跑百日百马呢?白斌还从南极跑到北极呢?我怎么就不能挑战一下?

你咋不上天呢?他俩是国内知名的极限跑者,大多数人能比得了吗?虽然说“No human is limited”,但你肯定不是那一个。所以,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能力来,一个月能跑200公里,那就别跑到400公里。跑量过大,留给身体恢复的时间就不够,于是就很容易受伤。可以加量,但慢慢加,每周加量不超过上周的10%。

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大家追求马拉松成绩,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就像之前一位猝死的跑者一样,平时只能跑7分配速,比赛的时候非要用5分配速冲,结果呢?

当你因为一时的爽而导致受伤,你才会发现,能够出去跑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不要为了那一点点的速度,而牺牲掉长久享受跑步的乐趣。

我们都知道,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不是几个半马,几个全马,或者几个星期不间断的跑量的训练。跑步对我们来说,能一直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喜欢才会放肆,爱就要克制。

02

别为了跑步,而影响工作

春节之后,因为5公里14分的事情引起争议,马拉松助手采访了当事人——中国最快主持人于嘉。不过在采访了他之后,我们都觉得颇有收获。

最开始于嘉是为了减肥而跑;后来他疯狂参加比赛,跑完了六大满贯,为了比赛而跑。在跑步6年之后,于嘉对跑步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现在的他是一个喜欢跑步、为健康而跑步的成熟跑者。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其中有一个点让我记忆深刻。于嘉表示,他自己现在不会因为跑马拉松而跟单位请假,如果有出差的机会,就到那个城市跑一跑,保持训练,有比赛的话就参加比赛。

于嘉认为这种跑步比赛的状态就非常不违和,没必要为了一场比赛而专门去跑。

“我现在正值壮年,重点应该放在工作上,而且还有家庭,照顾家里人。如果成天跟专业运动员似的,不顾其他一切的训练和比赛。训练还好点,都在一个城市。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上下班都不开车,都是用跑的。有时候中午、下班之后也可以至少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训练,跑个10-15公里。这不就挺好的嘛,为什么还要每隔两周出去跑一个比赛?这太折腾了。这不符合我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于嘉说。

于嘉表示,根据他的观察,如果你有一个很规律的工作,很难把比赛作为一个常态。长此以往下来,这肯定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他自己不是很喜欢这种方式,不过并不排斥其他人喜欢这种方式。

是呀。跑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追寻速度?还是为了追逐马拉松数量?对大多数人来说,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健康地跑,享受跑步。完成了一场马拉松固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每周都去跑马拉松,甚至还要为了跑马拉松而请假就更没必要了。大可不必跟风去跑马拉松,找几个自己喜欢的,跑跑就行。

当然我理解,每个人都会跟于嘉一样,有过疯狂参赛的阶段,想把一切知名的不知名的马拉松都跑个遍。但这需要建立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如果你每周都因此舟车劳顿,筋疲力尽,那就本末倒置了。

马拉松还是以前的马拉松,它从未有任何改变,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跑步、跑马拉松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03

别忽视家人,他们最重要

五一假期期间,马拉松助手发布了这样一个人的故事。

他叫魏普龙。跑马拉松6年以来,他跑了110多场全程马拉松。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创办了合肥马拉松协会,还建立了马拉松博物馆。为了维持协会和博物馆的运转,他不仅卖掉了母亲留给他的房子,还每年自掏腰包10万余元。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退休之后,他基本上不是在协会就是在博物馆忙碌着,所以陪家人的时间非常少。据他所说,孙子孙女经常会问:“为什么别人的爷爷都在陪他们玩,我的爷爷却整天不见踪影?”对此,魏普龙还是很内疚的,但他没办法,“协会和博物馆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我呀。”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很多人当时在文章下留言,觉得对他的做法很不解,“个人的任何爱好应尽量建立在爱家人的基础上”、“见仁见智,为了马拉松放弃家庭我认为不值”、“表示真的不理解”......

很显然,魏普龙是真的热爱马拉松。在退休之后,他就把马拉松当成自己的新事业了。不过,对于我们普通跑友来说,还是不建议去学习,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马拉松不是事业,只是爱好而已。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去年,有一台湾男子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了。他热衷跑马拉松,因投入太多时间到跑步上,导致妻子认为他未顾及家庭。据妻子反映,在她住院期间,丈夫竟然将她单独留在医院、自行参加赛事。

妻子表示,马拉松赛事大都在别的城市,须提前一天或当天半夜就出发,丈夫几乎所有休假时间都花在马拉松上,还曾一个月参加3场。忍无可忍之下,妻子诉请离婚。

法官认为:马拉松并非不良嗜好,本来不是可归责事由,但如过度热衷,投入过多时间和精神,反而不太好。两人结婚多年后因观念、想法不同而感情生变,丈夫投入太多时间在路跑确实也疏于婚姻经营,于是判两人离婚。

唉,这是何必呢?跑步虽好,但不可太贪。在跑步过程中,懂得平衡家庭和跑步,是一种智慧。

跑步的初衷是什么?

是为了让自己以健康的姿态出现在父母面前,让父母放心;

是为了拥有笑傲同龄人的体能和身材,即使年华老去依然可以陪女儿健康成长,让宝贵的亲子时光延长;

是为了在退休后摆脱颤颤巍巍的生活,和爱人一起游遍天下、吃遍美食,让人生更加精彩......

我们不是靠跑步去吃饭、去生活。除了跑步,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你我去做的有趣又好玩的事情。而跑步,只是生活中的一支调味剂,一段小插曲。如果因为跑步,而让你的人生变得灰暗,让你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那就得不偿失了。

04

别高估跑步,平常心对待

仔细想想,你有没有出现过下面这些情况呢?

因为自己跑步,所以觉得跟不跑步的人没话聊;

因为自己跑步,所以很看不上胖子;

因为自己跑步,所以有一种蜜汁优越感;

因为跑得还不错,身边的人都叫你大神,你也飘飘然真当自己是大神;

因为一直坚持跑步,觉得自己身体不会有任何不健康的状况,所以不按时体检......

如果有以上这些几种情况,那就要注意了:千万别高估跑步,它或许会让你成为一个更有毅力、更健康、更好的人,但这概率不是100%。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专业跑步护膝,戳文末“了解更多”

跑步不是魔法棒,不一定会让你变美变好。它只是让你在一定的时间内感受到自由和快乐而已,至于跑步带来的那些好处,只不过是时间给予勤劳者的犒赏而已。

要想变成更好的人,除了坚持跑步之外,你得从各方面努力。比如恪守本分、吃相不要太难看;比如多读书,努力提升自己;比如努力工作,争取自力更生……

不要把爱好变成一种负担,最好也不要把爱好变为职业。有爱好是很正常的事,有的人爱摄影,有的人爱画画,有的人爱游戏,有的人像我们一样爱跑步。大家都为自己的爱好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不少。但凡事都不能过度、不要太执着,不要让自己陷得太深,因为跑步只是你的一个爱好而已,就算没有它你也会活得很好。

人生是要分出主次才能活得洒脱,因为分出了主次你才知道前行的方向,不会再因为迷茫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爱好也是一样,只有分清楚主次,才能真正合理地分配出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活出潇洒的人生。

所以,不管你跑步也好,不跑步也好,跑得快也好,跑得慢也好,只要内心坦然、身体舒适、心情放松,就好啦。就像福原爱说的那样,对我们大多数跑者来说,不是跑步中有生活,而是生活中有跑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