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虚气虚人虚

 asasww 2019-05-16

      在《黄帝内经·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中“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的说法。其意是指人的五脏有一藏不足,再遇到天虚,就必然感邪,遇到青尸鬼、或白尸鬼、或黑尸鬼、或红尸鬼、或黄尸鬼缠身干人。在《刺法论》中也说“人虚,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神游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 那么,何为天虚、气虚和人虚呢?

     所谓五鬼:不用多说,都知道指的是甲己,叫黄尸鬼形成的邪气,侵袭了人;乙庚,叫白尸鬼邪气,侵袭了人;丙辛,叫黑尸鬼邪气,侵袭了人:丁壬,叫青尸鬼邪气,侵袭了人:戊癸,叫红尸鬼邪气,侵袭了人。五鬼能够侵袭人,首先是天气虚,造成了人的真气不足,还造成了气虚。任何一个没有学懂弄通《黄帝内经》的人,没有学会五运六气运转的人,他不可能知道何为实气?何为虚气?虚、实分不开!一个中医,实气的病应该怎样治?虚气的病应该怎样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实气: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时令到节气也到叫实气,即至而至的气。

     虚气: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时令没到节气到叫虚气,即至而未至的气。也就是说,代表四时时令运的气到了,司天地的气也到了,即四时时令的春气,夏气,秋气,冬气是节气的根,司天地的气是苗。根在苗在,苗离不开根,苗离根不可能长,根离开苗就无以生化。所以《四时调神大论》里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以从其根本”。这才叫阳气的根在阴,阴气的根在于阳。在五运六气的运转图中,里圈的节气,是天气御出的四时五季的根,即丁壬厥阴,戊癸少阳,甲己太阴,乙庚阳明,丙辛太阳。在人“以所临的藏位命其病(“病”为“气”字)者也”,也就是肝木位东方,心火位南方,脾土为西南及四维,肺金位西方,肾水位北方,是五运所至,五脏定位,是根,而后是六气所临。外圈司天地的六气是苗,先以六气为苗,临在运上,再言天化,地化,间气皆然。主岁者纪岁,间气纪步,必明天虚,气虚,人虚,五运所生,五脏所宜,六气所至的虚实。

     如2015乙未年第二步气中,3月21日春分,农历二月初二,丙申日六时四十七分为春分开始的时间,然而这只是天文标准的,必要的,理想的计算时间,是不真实的,不符合实际的。这种二十四节气平均的计算与太乙的运行是两条轨道上互不相关天理,无法算出太乙运行中的超气,接气,正气的开始时间,终结时间。终为始,始也是终,和五步一右迁的天理。2015年3月19号,农历正月二十九甲午日丙寅时,才是中气春分到来和开始下降的时刻。

     2015年4月5日,农历二月十七辛亥日10时58分是天文标准计算清明的时间。实际上是4月3日,农历二月十五己酉日丙寅时才是清明节气开始的时间,无论是节气的上升或中气的下降,在中华大地上,从曾母暗沙到呼和浩特,从东海之滨到珠峰,概莫能外,太乙指向正东,天下皆初夏,这就是古人说出的计算极其准确的办法,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随着当其年,当其月,当其时,当其刻的变化而生化,任何节气,中气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请看《四气调侯大论二》因天之序中“凡此六气一十八候,谨奉天时”,就可知道,今人是无法解释的天道。

     2015年4月3日己酉日,当清明地气上升的时间,把日气己酉按照法则合到阴、阳,合到天光,合到己酉日丙寅时,己酉日的早晨丙寅时,是甲子,乙丑,丙寅至第三个数的地支上,又正好是甲子少阴的气位上,正是书中说的“始于少阴”首先正好交在少阴司天的寒气上,还正好是节气到了清明,司天的寒气也同时到了初夏清明的节气,寒阴是苗,初夏热少阳为阳,是春根。二阴司天布天在上,上为东南;前边,左边为三阴太阴;后边,右边为一阴厥阴;下有阳明二阳在下,行于地,上奉着少阴的寒气,下为西,西北从之;前边、右边有三阳太阳;后边、左边有一阳少阳。故五气跟着少阴的寒气统管着天地,天为阴,地为阳。天三地三,故其气五为五行,其气三为六,三候合为十八气。这就是清明时间到,太乙也到的正气,实气,也叫非太过,非不及的五运六气,阴阳的多少,只论大小,多少,微甚,气太多了是病,气太少了也是病,阳极阴不可能穷尽,阴极阳也不可能绝,根苗同在,都是实气。如图

    天虚气虚人虚

 

     注意:以上说的是至而至的气,都是以司天的主气少阴寒与初夏的少阳温代少阴间气热论五运六气运转。都是以天的气论左右,论上下。这是北政年,鱼头为旋转的正的方向,主气少阴在正常的情况下,为寸脉为沉脉,天往左转,故左寸为沉脉,也就是患者的右手。患者的右手,关脉沉,为手太阴经脉,浮为手少阳经脉。寸后尺前为去的气。另一只手,即患者的左手,尺为手阳明经脉,关脉为太阳经脉和手厥阴经脉,寸前尺后,是来的气。六脉俱全,知逆知从,法明著,知标知本,见精微,正行无问,万举万当。世间的中医识见者有能达到的吗?

     2015年3月19甲午日,是春分的天气下降开始的时间,把日气甲午按照法则合于阴阳,和在天光上,合在甲午日,早晨寅时,数至丙寅也正好是“始于少阴气位”,首先也是交到了甲子少阴的气位上,是日气交在了天上,但是,到春分中气下降的时间,里圈初春少阴运的暄热与在泉阳明二阳共主行于地,(看图的红字少阴)暄热的间气少阴在下,天上里圈的时令没有中气春分少阴,节令中的日气虽交到了天上,春分已降到在泉一方,是惊蛰司天的寒气还没有退去,甲午日不是交在了少阴运,而是日气又交到了惊蛰,与里圈地域的秋气论秋化清化成阴太过。根苗不相对,天气失了守,神光不聚中在少阴气运上。而集中到了乾、兑方,为秋地、高地。如图:

       天虚气虚人虚

         
 注意:是以天失了守的主气,少阴寒气左右论左右;而在泉的阳明是以当其时的时间论左右。天地各自一方,故书中说“调气一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在泉是标气二阳行于地,前边左边为太阳三阳:后边右边为少阳一阳。而天的中心是少阴的寒气本气司天;是地的右边、天的前边、左边是太阴的本气湿;是地的左边、天的后边、右边、是厥阴的本气风。司天的气是本气,在泉的气是标气,天本,地标,天地迭移,天气失守其位,这叫神光不聚,天上都是虚气,故叫天虚。当天的虚气太过,在泉的气为不足,叫人气不足。甲午的甲湿气太过通过主气少阴与秋气相交,为阴气更多。天为阴,为太虚气为孤阴,柔孤故叫气虚,天的阴虚太盛,在泉的真气不足,为人气不足,为人气虚,天气又虚,为三虚。所以说只有当来的气为至而不至的气出现的时候,才会产生虚气。少阴为寸口的脉,孤阴为虚气,是甲气,黄的邪气,是黄气,为黄尸鬼侵袭了人,是黄尸鬼的邪气夺了在泉的阳气,尺脉阳不及,寸虚脉动无常,寸脉为手少阴经脉,尺脉为足阳明经脉。神游失去二阳阳明主气行于地的作用。所以天虚,人虚和气虚与实气形成的病,不能不审理清楚,脉不清无法定脉象,定不出脉的沉浮,就大谈特谈病像,医术实在是不高明,举且见违,显然是本末倒置,妄行无徵。

                                                         拄其间   锷未残

                                                                         2015.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