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学十九到二十六章学习笔记

 369蓝田书院 2019-05-16
一、督脉腧穴
一共13穴,主要考察定位与主治,大家注意粗体字。重点命门穴定位,大椎穴主治。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络穴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
✔身柱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等等
✔哑门(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主治:暴喑,舌强不语
✔风府(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平风池)
✔百会(两耳尖连线中点)主治:升阳举陷。
✔上星
✔素髎(鼻尖正中央)主治: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
✔水沟(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急救要穴,急性腰扭伤。
✔印堂(两眉毛内侧端中间凹陷)

二、任脉腧穴
一共12穴,考察同督脉。重点气海穴定位,关元穴主治。

✔中极(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膀胱募穴
✔关元(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小肠募穴
主治大补元气等等。
✔气海(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神阙(脐中央)
✔下脘(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
✔建里
✔中脘(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胃募穴,腑会。
✔上脘(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膻中(两乳中间,平第四肋间隙)心包募穴,气会。
✔天突
✔廉泉
✔承浆:治疗面瘫常用穴
注:本章募穴、八会穴较多,可作为前面内容特定穴的辅助记忆。

三、奇穴
一共19穴,主要考察定位,重点介绍夹脊、胆囊,其余大家自行掌握。

夹脊: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胆囊: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直下2寸。

四、毫针刺法
1、四钟进针手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2、三种针刺角度: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
3、两种行针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注:以上不做重点

4、七种针刺补泻,都非常好理解,此处为常考题。
捻转补泻:顺补逆泻
提插补泻:重插轻提,操作时间短为补,轻插重提,操作时间长为泻。
疾徐补泻: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补,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
迎随补泻:随补迎泻
呼吸补泻:呼气进针为补,吸气进针为泻。
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住为补,摇大针孔为泻。
平补平泻:均匀地提插、捻转手法。
5、八种异常情况及四种注意事项,不做重点,自行掌握。

五、灸法
间接灸
隔姜灸: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隔蒜灸:清热解毒,杀虫。主治疮疡初起。
隔盐灸:回阳、救逆、固脱。
隔附子饼灸:温补肾阳,主治疮疡久溃不敛。

注:虽然附子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但那是在中药学里,在针灸学里只取其补火助阳之功,回阳救逆的是隔盐灸。

六、拔罐法、电针法、三棱针法、头针、耳针自行掌握,不做重点。

编者按:
以上为针灸学19到26章内容,重点相对不多,分值相对较少,很多地方不用死记硬背,凭理解可自行分析,但大家也不要大意,该会的必须会,不该丢的分一分都不能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