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天人合一”?

 燕山茶社 2019-05-16

“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代, 它在今天仍然具有一种不可忽视和摒弃的价值, 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指导。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若想明确“天人合一”的含义, 先要弄清楚“天”的概念。一般认为, 古代的“天”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无意志的天, 泛指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境界;还有一种是有意志的天, 即“天命”、“天道” , 是一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的最高精神的存在。《尚书· 舜典》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在这里, 神和天是一个意思, 表示的就是“天神”、“天命”。但是笔者认为, “天”还有第三层意思, 就是人心中的真我。老子曰:“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从这句话中我们首先能看出这里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不仅要法天地, 也要法道和自然, 这就强调人要遵从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与自然合同一道, 只要做到了这点, 也就做到了“天人合一”,因为“天”也是要“法自然”的。其次在老子的思想中, 道的观念处于核心地位, 是高于“天”的绝对存在。但是即使是道也要遵从自然的法则, 要返璞归真, 这样看来,老子想强调的是一个“真” 字, 既是自然之真, 也是人性之真, 亦即真我。

通过上述三种层面的“天” , 我们看出“ 天人合一”归根到底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真我的和谐。从这三点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探讨“天人合一”思想之前, 我们应当承认天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天人合一表达在人与自然关系范畴上就是强调人要与自然和平共处。但是在古代, 天与人的关系明显的表现出天尊人卑等级差别, 因为人类能力尚不足以征服自然, 对天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宗教信仰上。而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 人类掌握了更多的智慧和技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人类有能力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更高傲的宣称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天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倾斜, 人骄傲的把“天”踩在脚下。

人类确实做到了前人所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奇迹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片面索取和肆无忌惮的破坏上, 因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天与人的关系, 思考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和共同性, 唯有认识到这种平等性人才能够尊重自然, 唯有认识到共同性人才能设身处地的去爱护自然, 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不仅是出于理性的认识, 也是出于对现实的警醒和自省。因此, 坚持“天人合一”的思想, 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最终的出路。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他把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和上天所表现出的灾异或祥瑞挂上了钩, 因此统治者作为的好坏都会表现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从而给统治者以警醒。虽然董仲舒的这个理论由于渲染君权神授、维护封建统治而一直为后人所诟病,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思想客观上对皇权有着制约的作用, 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的滥用。当然这样的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已经行不通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精神提炼出来, 把“天”这个客观精神的概念赋予到道德层次上来, 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中, 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法律也不是万能的, 因此,树立一种普遍接受的、神圣的道德律是十分必要的。道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可见, 道德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定供人们参考和遵守。在古代,统治者遵循“天命”、“天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纠正自己的错误, 而在现代社会, 这种“天意”也可以同样的作用于普通人身上, 但它不必高高在上, 而是可以内化于每个人的心中, 成为一种神圣的道德意志。只要我们做到了与道德律的合一, 也就是天人合一, 我们就能创造一种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人与真我的和谐

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德经· 第二十五》)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他研究的学问归根到底是一种“人学”,因此这句话不仅是在讲道法自然, 也是在讲人法自然, 即人应当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

这样, “天人合一”就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来, 即人应当做到与内心的真我合一, 排除一切杂念而找回存在于内心深处的那颗赤子之心。对此, 明末思想家李贽也有同样的观点, 他提出了“童心说”。所谓“童心”, 即“真心” , 是“绝假纯真”的“最初一念之本心”,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未受后天教化浸染的“赤子之心” 。随着人的成长变化, 人会渐渐地失去存在于其心中的那颗童心、真心, 而变的或世俗、或无趣, 在不知不觉中, 人就失去了真我。屈原曾经叹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之所以伟大, 正是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纯洁的本心而不受外物的影响, 出淤泥而不染, 做到了自我与真我的统一。在现代社会, 人心变的日益复杂, 人们更多的着眼于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 因此“天人合一”思想中对于人和真我的和谐统一的强调便显得意义深远, 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全文总结

作者首先回顾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接着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真我这三个角度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所被赋予的新的含义, 表明了“天人合一”的存在对于现代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给予“天人合一”极高的评价, 并断言:只有“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但从当前来看, “天人合一”思想仍未被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思想内涵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