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道德经》的收获体会

 凌云悟道 2019-12-25


《道德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言”。我们老年大学《道德经》班用两个学期进行了研读。大家的深切感受是:纵观全书,无不哲学,纵观每章,无不辩证,纵观每句,无不唯物,纵观每字,字字珠玑。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人们在面对相同的事情时,感受到的认知是不同的,情绪不同,理解也会不同。当一个人将自己体会到的道理告诉给其他人的时候,如果他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那么就无法真正地理解。要真正地“得道”,就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毕竟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理念,《道德经》和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这种和谐思想是以道法自然与有无之辨为其哲学基础。《道德经》和谐思想的具体目标有三:一是道法自然,做一个知和、玄同之人;二是无为而治,建一个不争、不战之国;三是修身以德,创一个德播家邦的天下。《道德经》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领会协调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发展与生存。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担负的使命和急需探索的重大课题。道家思想蕴涵的生态原则、彰显的生态智慧、富有的生态伦理,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理论有许多共通和契合之处,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把“无为”视作最高原则,希望君王能顺乎自然,不干涉世间万物,任其自然消长变化。其第二章写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圣人无为,顺应自然,任凭万物自然发生而不管制,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助长万物而不望报答。

其第六十四章写道:“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不敢妄为。其第五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无恩无为,听凭其自长自消。

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则,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物理,都要依照自己固有的天性物理展示自我;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灵性。人类应常因自然、师法自然,尊重宇宙万物及自然天性,“无为”待之,让宇宙万物按自身内在规律自由地运行、自然地消长,不过多地对其干涉、扰乱、侵占。

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不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类不应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自然万物,而应顺其自然天性。

凡事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过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可以的;但不能没有理性地、疯狂地掠夺与践踏。道家“无为”思想蕴藏的生态原则,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重视和提倡,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地、道是相通的,统一于宇宙的大系统中,都要师法自然。老子所论为“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

既然天人合一,浑然一体,那么彼此就该相爱相通,并力同心,不能相互伤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道家从来不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从来不认为“人定胜天”,反对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反对对自然界“物畜而制之”,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控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我国,人定胜天的思想曾在一段时期内风行大江南北。一些词语在当时出现的频率很高,鼓动着人们的行动,诸如: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等。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有瑕疵的。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对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彰显的生态智慧的关注,时刻警醒人们善待自然、感恩天地;否则人类将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面临灭顶之灾。

《道德经》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外物各色各样的诱惑和刺激会让人狂躁不安、纵欲不止,失去辨别是非、清浊的操守,无法拥有自然清静的心境。

其第二十九章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不占有艳丽、奢侈、豪华之物。其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危险来自于不知足,即人类的贪欲。人的欲望会引发一连串冲动与疯狂,会破坏人性本来的自然状态,使之扭曲、异化。

《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是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是未经雕琢的原木。人应呈现与持守原初状态的质朴纯真,减少私欲。其第三十七章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根绝私欲,心灵宁静,天下就太平稳定。

人的欲望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基本需求的正常欲望,另一种是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对后一种,道家是否定、批判的。人类欲望的膨胀,使人失去自身固有的良知,无止境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与占有,毫无顾忌地践踏,从而导致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大量事实表明,正是无限制的贪欲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使地球生态危机急剧加重,将人类的生存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农耕时代,由于人类对粮食与金钱的渴望,大片森林与草地被开垦,土地沙化严重,曾经澎湃的河流干枯断流,曾经繁华的城市难寻其迹。工业时代,人类对财富的追逐,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气温逐渐上升,海平面逐渐升高。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健康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生存面临严重挑战。由于人类对难得之货的贪欲,大量珍稀动物被捕杀而濒临灭绝。人类私欲的实现是建立在大自然的灰烬之上的。

反过来,大自然反作用于人类,对人类施以报复。人类只有收敛自身的私欲,仁慈于自然万物,才能获得大自然温暖的拥抱与甜蜜的回报。道家“见素抱朴”思想富有的深邃生态伦理,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生灵而不争夺,处在众人所不愿到的沟壑溪河之中,所以最接近道。

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天、人等自然万物都为“道”所生化。道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依托此而来。

我们人类与各种生灵生活在这个大地上,所拥有的都离不开这个大地——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与无数的星球都漂浮在这个宇宙里,遵循万有引力的原则。小的天体围绕着大的天体生成轨道进行转动,整个宇宙都是按照这些规律运行的,这些规律也随着物质的存在而存在,源于自然的演变。

《道德经》中隐藏的大智慧,对企业管理、家庭管理,对领导者、家长,都有智慧的启示。

  事实上,《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很简练地说出了管理学的纲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里的“国”代指为组织,即团队、企业、家庭。这里的“正”应该理解为企业文化,任何想做成百年老店的企业,莫不是以担负社会责任为己任,展示和体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用理想来吸引和留住大批的同道精英。这里的“奇”应该理解为在具体企业运营中要针对不同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其结果要围绕着“正”的企业文化为导向,即“正”是目的,“奇”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每项决策不能经常变动,否则就会让大家感到无所适从。领导者的作用是先“领”再“导”,是以疏导为主。越是高明的领导者,越是让自己的企业内部开明、自由、开放。要建立一个无障碍的沟通平台,不把矛盾和问题隐藏起来,随时出现随时消弭。

同时,《道德经》中的“无为则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等,也强调这样的领导哲学:只要身为领导者能够把企业战略思考清晰,并且按照市场规律去实施,不在中间变来变去,员工自然会按部就班,稳步前进;只要身为领导者不浮躁,不去想着采取一些所谓的捷径,不择手段去达到目标,员工自然也会采取正当途径,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

只要身为领导者不要没事找事,经常修改企业战略和规章制度,员工自然各负其责,以完成自己的责任为目标,内心的成就感伴随着物质上福利待遇的提高,身心都会感到富足;只要领导者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会因为企业有了钱就去满足自己的一些过度欲望,员工自然也会以领导者为榜样,去克制自己的贪欲,用企业的价值观要求自己。

《道德经》的思想义理达古旷今,其深广之玄意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经》第十九章曰“善建者不拨,善报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此说明建德立德事业可成,子孙兴旺家业可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