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1 17:17:42) 埃博拉之所以让世界恐惧,是因为其致死率高达90%,而且医学(西医学)对其束手无策,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就是被判了死刑。 大家不禁要问,西医学如此发达,为什么对埃博拉束手无策呢?这是由西医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决定的。西医学对疾病采用的是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和直接对抗的治疗措施。对传染病而言,首先要弄清楚引起传染病的病因,然后针对病因研究能对付病因的治疗方法,比如疫苗、或者直接消灭病因的方法,如抗生素等,也就是说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的,而且必须是和病因一对一的直接对抗。能够研究出有效对抗治疗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能力对病因(即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弄清楚其代谢途径,找到能使其致命的环节,但至今为止,面对众多的传染病,西医学并不能都能做到如此。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传染病,在传染病发生之后,要想在短时间内拿出治疗方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能够肯定的研究出疫苗,也不可能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发挥治疗作用,因为没等疫苗研制出来,传染病已经结束,该死的病人已经死了。更何况,对于许多突发性的传染病,现在还完全没有能力进行研究,埃博拉就是如此,西医学界悲观的认为,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所以,对于象埃博拉之类的传染病,西医学已经走入困境,永远都只能是马后炮,不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研究的话只能是浪费大量的资源。 其实,对于突发性的传染病,只能按照中医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病因和人体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导致的变化,控制病因是一种方法,改变人体的状态也是一种方法。疾病是否发生,发生以后怎么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状态密切相关,即使是烈性传染病的疫区,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染,感染的人也并不都发病,发病的后果也并非都一样,即所谓“正气在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微观的研究,转而采用整体的研究方法,就是研究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产生的整体状态的变化规律,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证”,再针对“证”进行干预,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所以,无论是什么病因,只要“证”是相同的,就可以针对这个“证”进行治疗。“证”得到了控制,人体恢复了正常的状态,疾病也就随之而愈了。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具有超前性,任何疾病都不会出现无证可辨或无药可用的困境。象埃博拉、流感之类的突发性传染病,只能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治疗方案,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西医的急救和对症治疗为辅。 埃博拉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从临床表现而言,属于中医的外感病中的温病,气血两燔为主,按照温病治疗,肯定能获得疗效。 建议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中医参与突发性传染病研究的方案,积极参与突发性传染病的研究与治疗。中医的参与是人类征服突发性传染病的唯一希望,也是中国的医学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唯一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