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通识教育最好从中小学开始?

 昵称28028682 2019-05-16

通识教育旨在利用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通识教育的任务还在于提醒学生:自己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富足。

我们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观、认知能力、心智、见识

当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学子远洋求学,追逐那些海外名校的学习机会时,当人们对国内大学教育愤然指责之时,大家是否理性思考过,我们自己在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一流大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一流教育的灵魂是什么?

中国教育实际上是越来越好。

原因之一,每年基础教育经费逐年递增。因为通识教育是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原因之二,师资的更新。从教育机构高层的重视程度来看,基本上年轻的老师已经接受通识教育的观念,对教学都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包括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社会大众,对大学的看法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学生整体的人心向学、踏实读书的总体状态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浮躁之风已经蔓延到了大学、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家长,学生和老师的浮躁和功利心也越来越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过分强调就业率,中小学过分强调分数,必然导致以短期的功利化目标来衡量大学的质量,而不大能有一个从容的心态考虑教育的本质。这些讨论议题不仅仅是大学本身的问题,与中国整体社会阶段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从接受过通识教育的学生来看,潜心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

崇贤书院院长 李克

经典阅读为什么重要?

以无用的知识为真知

严格来说,通识教育应该包括很多方面。以暑期班为代表,很多教师都走在读经典的路上。其中有一个目的:我们希望通过经典阅读,培养一种超越急功近利、逐渐克服浮躁的心态。因为经典的阅读不可能是快餐型的阅读,或者时下流行的“知识付费”的快餐文化。如今,很多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任何一本哲学书,都是道听途说,看的都是二手材料。大家都觉得《道德经》是很好的国学通识教材,但是,真正有多少人自己研究过?

读《四书五经》,能帮你找工作吗?但是,我们高校教育者提倡在大学里要有一种“无用的知识”。这是到今天为止,历届暑期班仍然在做经典阅读的原因

在大学里,经典阅读在通识课程里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经典让你能够学会比较深层的考虑问题,能够有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产生,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现在很多中小学,幼儿园,年轻老师上课,无一例外都会以经典为中心,都会有讨论课。越是年轻的老师越能接受我们一直在提倡的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讨论的方式。不仅仅是高校,一些培训机构,譬如崇贤书院一直倡导的价值——“以经典为核心重构国人生活方式”,一直以“五行国学教育”来打造独特的国学通识教育体系。虽然目前主要面向的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幼儿园,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推动通识教育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已经在给学校,家长,学生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以便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譬如从哈尔滨实验学校(官方网站:www.hrbsyxx.org.cn)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当地教育改革的决心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说文解字 解释文字

国学通识教育的基础

以前我了解的一个基本情况是本科都不接触经典,到研究生才开始读,或者靠学生自己课外阅读,一方面是兴趣,一方面的家长的重视,这个情况现在变化很大,我觉得这个大概是通识教育十年下来一个比较大的影响。

譬如10月17日,学者朱壁修来北京崇贤馆·崇贤书院分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说文解字,解释文字”强调以原典解释原典,尤其是先秦原典,用许慎《说文解字》自己研读,因为我们要力争用当时的思想解读当时的典籍,而不是后人自己的观点,后人的观点可以作为辅助的学习资料,可以和自己的理解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建议,如果有比较好的学习讲座和交流机会,可以多多参与。

朱壁修 做主题演讲

通识教育的初衷和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个时刻需要思考的议题

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的中文版序言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本书的宗旨是回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展望其未来前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

这些年来,国内一流大学、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对通识教育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真正有必要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初衷和核心价值。

我们怎样教育学生?教给了学生什么?如何给学生打分?打分的依据是什么?在培养学生责任心方面的成败得失是什么?金钱对学生有什么一般性的影响?金钱对大学发展体育运动有什么特别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们历久弥新,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大学时刻都处于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之中。面对这些问题,大学有时认识清醒,有时则不然。如今,我们痛心地看到自己正在失去大学教育的主张。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不仅是中国大学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

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服务

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诫我们要好好做人,做个好孩子。而大学首先着眼的也是培养人。

“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能力和责任。

1930年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就提出了大学的三大使命:“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服务”。显然,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则是基础,毫无疑义,大学应该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

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7年1月9日就任北大校长,并发表就职演说。他对北大学生约法三章

第一,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第二,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心励人”;

第三,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的目的与观念是明确的,就是要使索然寡味的学习趣味化,激起人们的求知欲望,我们决不把北大仅仅看成是这样一个场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训练他们日后成为工作称职的人。这所大学还负有培育及维护一种高标准的个人品德的责任,而这种品德对于做一个好学生以及今后做一个好国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蔡元培向北大学生提出了他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仅用了两年,他就将北大改造成了近代中国的“精神圣地”。

学校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给每个人卓越的机会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选择的过程。

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理想的教育应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提升学生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指望在学校里就能学会各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讲到高等教育,我们往往会把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混为一谈。必须看到,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种教育模式会适用于所有人,高等教育只有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发展模式。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各类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精英教育仍是一部分学校的重点。大学教育对这些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难道说北大学生卖猪肉就是不务正业?就是“读书无用论”?这是极其腹黑的思想,是传统价值观念的扭曲造成的错误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想走出自己的道路。

学校需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而不是职业培养。

如果有可能,在基础教育学习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开展国学通识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作为大学通识教育之前的预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