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痉挛的针灸辨证论治

 仕仕霖霖 2019-05-17

胃痉挛

胃痉挛是由于胃平滑肌突发性痉挛而产生的胃脘部剧烈疼痛。多由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或进食太急,又复感寒凉而引发。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病因病机】

暴饮暴食或进食过急致食滞不化,湿热内生;饮食不洁,过食生冷,复感寒邪,致寒积胃中。上述两种原因,均能引起急性胃痛,脾胃虚寒者更容易诱发。

【辨证治疗】

症状和体征:胃脘疼痛突然发作,痛如针刺刀绞,喜暖喜按,腹直肌呈挛急状态,面色苍白,身出冷汗,四肢逆冷,或见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暴饮暴食或寒邪犯胃,阳气被寒邪、食滞阻遏不得舒展,故易突发胃痛、腹肌季急,且喜暖喜按。若为饮食所伤,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嗳腐吞酸。阳气不能温养内外、故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弦紧,为寒邪内积、胃脘暴痛而致。

治法:理气和置,止痉镇症。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梁丘、中脘、梁门、足三里

随证配穴:恶心呕吐者,加内关。嗳腐吞酸者,加建里。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直肌痉挛者,加至阳、筋缩、阳陵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伴脾胃虚寒者,针后加灸。欢纹丽。

方义:梁丘是胃经都穴,镇痛止痉,长于治疗急性发作性痛证。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胃腑有疾,当为首选。中脘为胃募、腑会穴,又居于胃脘部,通调腑气而和胃止痛。梁门可疏通胃脘局部经气。

【其他疗法】

1.耳针胃、神门、交感。强刺激,留针20~30min,间歇捻针数次。

2.电针在体针的基础上,将电针输出电极连接梁丘、足忘里,阳陵泉等远端朐穴,连续波,快频率,强电流,持续刺激20~30min。

【按语】

针炎具有良好的解除、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故治疗急性胃痉挛奏效较快,疗效满意。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应进一步查明病因,以求根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