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每个交易日晚上,点击公众号菜单栏左下角“指数估值”,即可查看最新估值数据哦~ 前几天有朋友问螺丝钉,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理财收益率要多少才能跑赢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其实衡量的标准会有不同。 「必需消费」通货膨胀率 如果看一些教科书,里面会告诉你,通货膨胀率看的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这也是一个指数,只不过跟股票指数不同。 这个是统计我们普通家庭,平时购买的消费品或者服务项目的价格的指数。 最近几年,按照国内的统计,CPI同比增长,一年大约是2-3%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居民物价,上涨速度是每年2-3%。 按理说,我们投资的收益率,跑赢CPI的增长速度,就算是跑赢通货膨胀了。 如果按照上面这个标准,并不难实现,买点理财也可以做到。 不过这个数字,肯定跟大家的实际体验会有很大差别。 为啥呢? 这是因为,CPI它可以看成是「必需消费通货膨胀率」。 跑赢了CPI,能够活下去。 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其实需要跑赢的是「可选消费通货膨胀率」。 「可选消费」通货膨胀率 比如说任何一个社会,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它们的价格增长速度,一定是大幅高于CPI的。 因为整个社会都需要这些资源,大家互相竞争,就会推高这些资源的价格。这些消费的价格增长速度,是比3%要高不少的。 家里有娃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触,给娃的补课费用一年比一年高。 虽然学校的学费可能增长并不快,但实际上,培养出一个985或者211重点学校的本科生,所需要的开销的增长速度,是远高于CPI的。 对于这些稀缺资源的增速,它们通常是跟M2增速有关系。 M2 是广义货币的量。M2的增长,代表一个社会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 俗话说水涨船高,货币供应量增加了,物价也会上涨。很大一部分就是流入并推高社会稀缺资源的价格上涨。 M2增速,在十几年前长期保持在两位数。 最近几年有所下降,最近三年M2的同比增长速度,保持在8-9%左右。 社会上的稀缺资源,价格增长速度,通常是跟M2的增长速度有很大关系。 (ps:注意这里是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并不是说这些稀缺资源的增长速度正好等于M2的增长速度)。 这些稀缺资源,包括优质的学区房、获得北京上海户口的成本、培养一个重点大学本科生的花费... 例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上海地区的牛娃培养日记。 想要孩子上好大学,就得上好高中;想要上好高中,就得上好小学;想要上好小学,就得上好幼儿园。最后要从娃娃出生就开始抓起,甚至有的家长从备孕就开始准备了。 高等教育的成本,远不止学校收取的学费那么点。 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想要得到它,需要跟社会上其他人竞争。 跟谁竞争呢? 跟社会上更有钱的前10%的家庭竞争。这些家庭是受益于货币增发、家庭资产增值速度比较快的家庭。 这样最终会导致稀缺资源的上涨速度是跟M2匹配到,甚至可能要高于M2,而不是跟上面说的CPI匹配。 温饱和小康 我们家庭实际面临的通货膨胀率,介于这两者之间,也就是大致在3%-9%之间。 因为我们的消费是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结合的。 日常吃吃喝喝有,教育医疗等也有,并不纯粹是由某一方面来构成。 并且,不同家庭所处的时间段不同,花销侧重点也不同。 比如说年轻的时候,需要养娃,那我们需要的投资回报率就要更高一些;自己退休了,孩子也长大自立了,自己没有啥特殊需求的话,那投资回报率低点也没事。 通常来说,我们投资长期债券基金,包括理财产品,是可以跑赢CPI的。债券基金的长期平均收益率在6%上下。 也就是说,掌握了债券类资产的投资技巧,可以保证我们的基本生活质量。这意味着我们平时买点肉吃、买点衣服穿等消费没问题。 但如果想要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那么单靠债券资产就不行了,最好是要有能匹配M2甚至高于M2增速的资产。 跑赢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成功创业,比如提升速度比较快的工资收入。 前几天刚公布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里面有不少行业的工资收入,仍然是保持着两位数增速的。 不过上面的方式通常也比较难实现,那也不要紧的,我们还可以投资低估的指数基金。 长期看,低估指数基金的收益也是可以跑赢通货膨胀的。这也是我们做好指数基金定投的一个原因。 一个是温饱线,一个是小康线。 只要有理财的意识,跑赢温饱线没问题。 熟练掌握指数基金,才能达到小康线。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