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中医PPT又双叒更新啦,听说是24节气的

 369蓝田书院 2019-05-17

二十四节气

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在国际气象节里

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秋待序,以生生不息

今天

就让我们安静下来

借着二十四套PPT

一起感知天地时节

重拾成中医节气之美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诗中说道

“只知逐胜勿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立春之后

水行以雨水的节气方式呈现

为春天加持壮行

如元稹所言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惊蛰来到

惊醒了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

白居易在《闻雷》一诗中道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对北半球的人而言

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如欧阳修所言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清明是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时候

此时扫墓表尊崇家庭、感恩祖宗

宋代陆游所言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传说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

只求上天让人民五谷丰登

故人间下了场谷子雨

廖融这样描绘谷雨

“拔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夏满芒夏暑相连

夏字本义是“面向南方”

正南方也是中国人的基准方向

司马光在《客中初夏》里说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在小满里迎来“麦秋至”

意味得到新生的加持

如欧阳修所言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芒种催生新农民身份--“麦客”

他们像鸟一样迁徙游走

陆游这样描绘芒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对热的感受

东西方人的感受都相同

唐代诗人韦应物道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日者为暑

意为大地万物皆为太阳照耀

庞铸在《喜夏》中道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大暑在三伏的中伏阶段

也就是常说的“桑拿”天

杨万里描绘此时的夏为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处露秋寒霜降

“秋”由“禾”与“火”组成

表禾谷成熟

立秋就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到了

唐代诗人齐己在诗中言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处暑过后,秋意渐浓

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

为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白居易诗中言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秋属金,金色白

故以白形容秋露

便是杜甫诗中也如此描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分意味隐居、避让

意味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想来刘禹锡是能领略其中意味的

故才会有此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寒露时节里有一节日

节日那天日月并阳、两九相重

故名为九月初九重阳节或重九节

唐朝诗人韩翃在诗中言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在古代风俗里

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

霜降为收兵之期

故白居易在《村夜》中言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的本义为终结

为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

后借用为表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诗仙李白是惯会在冬日饮酒作乐的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地面的露珠变成了霜

天空的降雨变成了雪花

小雪意味着气温的持续走低

戴叔伦的《小雪》里道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雪花纷纷扬扬飘落

大地银装素裹

吴淑姬在《长相思令·烟霏霏》中道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

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白居易在冬至里思家心切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小寒是春日来临前的严寒

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

如元代王寂所言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华年。”

大寒在释放大量能量的同时

也给予时空新生的机会

如陈著的《游慈云》所言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春分始电,万物竞生

立夏尝新,绿树浓阴

秋分祭月,寒暑平和

立冬始冰,衣暖而藏

节气表明人与自然宇宙之间

独特的时间观念

它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是人们预知冷暖雷雨的指南针

在不同的节气做不同的事

愿你也能将生活过得有条不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