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介绍 吉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医史文献硕士研究生,师从吴承艳教授,主要方向为方剂文献与配伍应用研究。 感冒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感冒病名的使用非常广泛,可谓众所周知,为中医学与西医学共同使用。 感冒是中医的固有疾病,现一般认为,感冒,轻者称伤风,是由感受风邪,邪犯肺卫所导致的,以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古代文献中,感冒经过历代医家的阐释与发展,成为独立的中医病证。现中医学对感冒的认识趋于系统和稳定,但其内涵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并为历代医家所探讨,仍存有一定的争议,值得研究。这可为现代对中医感冒的深入认识及指导中医对感冒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1.古代文献中“感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脉络? 2.现对感冒的认识与古代文献有何共性与差异? 3.古代文献对感冒的认识对现感冒的辨证论治有何参考意义? 答案就在 青囊读书会第106期 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感冒解析 欢迎参加! 这是青囊读书会的第106期 青囊读书会的大门 永远向爱读书爱中医的你敞开 106期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 ◆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简介 ◆ ◆ ◆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是以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中医药文献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科研实体。研究所是在1958年成立的《中药大辞典》编写组基础上发展而来,曾改名为文献研究室。因学科发展需要,1986年正式成立中医药文献研究所至今。目前研究所下设本草文献研究室、方剂文献研究室、临床文献研究室、现代文献研究室,共有教职工20人。2008年以来,又相继成立民间医药研究所、中医国学研究所、中医流派研究中心,挂靠在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家,如知名的中医药文献学家吴考槃、吴贻谷、彭怀仁、宋立人等教授、研究员。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中医学概论》《中药大辞典》《诸病源候论校释》《诸病源候论校注》《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华本草》等,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100%。作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主要基地的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目前正在开展多项本草、方剂、临床病证、中医古籍、民间医药以及中医流派等方面的科研项目。 历年标志性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