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药、养、护”全打通,未来的健康险竟然是这样的

 天悔大哥cqm 2019-05-17

原标题:积极打造“大健康”生态闭环 “保险+医药”探索普惠型健康险

2018年,国内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已连续6年居各险种之首,成为险企主攻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逐渐受到关注,一系列创新产品、服务与合作陆续“试水”,拟进一步打通保险+“医、药、养、护”各环节。

“保险+医药”成亮点

保险与医疗产业的结合由来已久,近期,治疗重疾的特效药成为险企新焦点。例如,腾讯微保近日与泰康在线、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联合推出“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保障客户获得抗癌药品”成为保险在癌症用药领域的新尝试。

“商业健康险想要真正有所作为,需要与‘医药’深度融合。”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表示,“当前,中国老百姓的医药费用约5万亿元,其中2万亿元来自社保,500亿元由商业保险公司支付,剩下3万多亿元则需国人自掏腰包。而在这3万亿元中,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买药上。因此,我们的产品通过将商业医疗险、肿瘤医疗服务与特效药服务进行优化组合,解决一般消费性商业健康险无法保障的院外购药需求难题。”

“虽然健康险市场目前尚未进入明显盈利阶段,但市场前景很大,加之该险种客户黏性很大,是各险企必争的‘蓝海’。”某险企健康险相关负责人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自家产品性价比很关键。在服务领域,除一些‘基本动作’如为客户预约专家、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服务等以外,能否获取治疗重疾的特效药‘含金量’较高,对客户有较大吸引力,目前大型保险公司纷纷重金投入医药行业,也是希望能获取这一稀缺资源。”

“此前国内很多健康险产品以保障为主,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但实际上目前最大的支付方是社保,老百姓在社保外的自费部分大多花在了先进疗法、耗材等方面。”中再寿险资深精算师张楚指出,“这其中既有支付能力的问题,也有服务的问题。在健康领域,保险要解决‘医、药、养、护’的问题,而‘药’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

“控费降价”打造普惠型健康险

事实上,健康险早已成为险企及相关合作方的必争之地。一方面,险企积极构建“大健康”生态,如中宏保险近日与互联网医药企业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宣布深度战略合作;中国太保旗下专业子公司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全新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品牌“太保妙健康”等。另一方面,部分医药上市公司也不断尝试进入保险行业,如天士力与泰康人寿等合作成立总出资额50亿元的“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等。

“健康险是整个大健康产业的一环,医疗、医药行业则是健康险的上下游。随着健康险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围绕上下游行业谋求深度合作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保险研究所所长粟芳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此前,保险公司投资、参股医院主要是从运营、服务养老社区的角度出发,而与医疗、医药产业的合作则是真正着眼于健康服务,寻求提升相关服务品质,并尝试在控费上有所突破。”

粟芳表示,目前健康险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的重要原因正是医疗费用的赔付难以有效控制。“每年报销型医疗险的总支出中,虚报、虚开的情况不少,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以前为了控费,健康险公司会通过规定就诊的医院范围、报销的药品范围、用药天数等做一些具体要求等方式来加以限制。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开发直接供药的服务,而非单纯地给付赔款,将有效减少道德风险,同时能满足一些特定投保人的需求,增加产品的性价比。”粟芳进一步表示,“现在很多健康险公司提出‘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将一些医疗服务前置,也是同样的道理。” “健康险包括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中,重疾险属于一次性给付型产品,在医疗保障中具有间接辅助作用,不但可以支付医疗费用,也可以补贴投保人患病后的误工费、疗养费、家属生活费等;医疗险才是直接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产品,且价格要比重疾险便宜,现阶段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配置医疗保障的第一步应该购买报销型的医疗险。”粟芳指出,随着国人老龄化程度加深,健康险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保险公司拓展健康险是大势所趋。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保险公司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在防范道德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产品价格,向普惠方向多作努力和尝试。现在市场上不少健康险产品价格仍偏高,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险企增加很多优质服务是好的,但控费降价也是当务之急。险企一方面应尽可能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则应在深入上下游产业的同时,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效用。”不过,粟芳也强调,“健康险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随着保险和医、药、养、护等产业的进一步融合,未来将有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出现,为普通个人的医疗保障规划'添砖加瓦'。”

编辑:毕丹丹

上海金融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