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今日中级一班2019年4月月总

 Richard_X 2019-05-18

XX家长:

您好!很快本学期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下面将学生们第二个月的状态和班级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向您汇报。

一、本月教学目标

1

中级班现阶段依然以英语学习为重点,但更重视借用英语来调整和强化学生们正面的价值观和信念。山长曾多次强调“今日学堂的学生虽然英语很好,但学堂没有英语课”,指的就是我们要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更重要的课程,在运用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语言。因此这个月学生们会通过学英文电影、纪录片、演讲、辩论等方式,把英文作为工具来建立积极正面的信念。

2

随着学生们年龄不断增长,甚至即将进入青春期,父母和老师外在管控的作用会越来越有限,学生们自身的目标和信念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内化至上意识,并学会自我管理依然是这个月的核心。这个月学习的核心信念和上个月一致,从更多角度去分析卓越和平庸的人生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帮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平庸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痛苦,只有追求卓越才会带来快乐。

3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分别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限制性信念,会阻碍到成长。这个月学生们表现出最明显的两个限制性信念,一个是担心自己不够好、做不到;另一个是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担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这两个信念导致了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有逃避情绪,很难尝试去突破自己,同时也会将大量精力浪费在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上。所以破除限制性的信念,让孩子们能专注在目标上也是这个月的教学目标之一。

下面是本月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学习内容。

二、英语学习

这个月英语学习包括电影、纪录片、演讲三项内容。下面和您详细介绍每个材料的学习目的和方式。

01

电影

这个月学生们首先学完了《疯狂动物城》剩余的20分钟,并进行了台词接龙比赛。为了避免孩子们为了赶学习进度,在没理解意思的情况下硬背台词,所以最后加入了理解关的考核。

男女生两个小组分别从电影里抽选100个新词或短语做成PPT,对方小组需要轮流用中英文对词语进行解释,而且解释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不能直接照搬词典,这样能避免孩子们用自己不懂的概念来蒙混过关。解释完后还要用这个词造句,练习对新词汇的运用。加入理解关的考核后,孩子们开始对词汇的含义追根究底,在英汉或英英词典上查每个词的详细解释,如果看完词典依然不理解的,孩子们也会找老师进一步解释,直到完全理解为止,不再像之前一样照搬词典而闹出许多笑话。

《疯狂动物城》后,孩子们学的下一部电影是《当幸福来敲门》,上周正在学前30分钟。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一个美国底层人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为股票经纪人并跻身中上层的故事。它传递了一种“美国梦”的精神,即:永远不要让别人和环境告诉你“你不行”,如果你有目标就去追求它直到成功。在这个“少年养志”的阶段,孩子们正需要学习这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对打破他们的限制性信念很有帮助。

02

纪录片


电影中的词汇和句式贴近生活,纪录片则包含更多科学词汇,还能扩展孩子们对世界的了解。这个月选择了BBC《动物王朝》的第三集,讲述狮子王朝的故事。纪录片的学习分为三步:

第一步,理解纪录片。如果只是单纯的看纪录片,孩子们只能收获到一些科学知识,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所以老师会带大家从“是什么”深入到“为什么”,例如纪录片讲述了狮子族群结构,从中分析自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第二步,学生们跟读、配音,模仿纪录片的语音语调。然后通过查词典和问老师的方法,理解里面所有生词和词组的意思,两个小组开展理解比赛。

第三步,把纪录片作为科学课来学习。孩子们共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将60分钟的纪录片,总结提炼成10分钟的精华内容,制作出PPT,用演讲的方法分享给没看过纪录片的观众,并回答观众的现场提问,让他们能从你的分享中得到最多的信息和启发。这一步对孩子们来说难度最高,因为它锻炼的不止是英语本身,还包括用英文理解、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03

演讲

《原则》的作者雷达里奥,将他在书中的原则核心制作成了动画视频并自己配音,用形象的方法解释“成功的原则”是什么。视频一共8集,每集3-4分钟。在这个视频中,讲解了很多能帮助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正向信念,对孩子们修正信念很有帮助,所以也作为这个月的学习材料之一。老师带大家解析完里面的“成功信念”后,孩子们则完成配音、理解和背诵,最后演讲出来。在演讲中,孩子们普遍容易紧张,站上台后就开始忘词、卡顿、眼神飘忽不定、动作僵硬,表现得不够轻松和大气。所以比赛前后老师会指导大家如何调整演讲时的心理和仪态,希望通过更多的练习让孩子们适应公众演讲,更轻松地应对。

三、心理行为和信念引导

01

卓越和平庸的信念梳理

01

人生目标课题

人生目标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而是一种人生方向。所以这个月梳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和意义?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完自己的答案后,老师则带大家通过《无问西东》电影中沈光耀的故事,解析中国古人所说的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在这个故事中,沈光耀出身香港名门,但在战乱年代坚持到西南联大求学。期间他放弃了毕业后回香港的舒适生活,而是报名参加了空军,帮助周边的穷苦孤儿,并在最终和日军作战中牺牲。古人所说的“三不朽”,指的是只有这三件事具有长久的价值而不会腐朽,立功是指开创一番有价值的事业,立德是指德行品质能为人榜样,立言是指能留下传至后世的智慧。电影中沈光耀的目标是“立功”,为保护更多人的生命而努力。孩子们看了这个故事后很受震动,认为虽然他很年轻就付出了生命,但他的生命非常有意义。“立功立德立言”这个人生目标也开始植入孩子们心中。

02

《徒手攀岩》电影课

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讲述了一个叫Alex的攀岩者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准备,在不带任何绳索和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徒手攀上美国酋长岩的故事。Alex有非常纯粹的卓越者信念,虽然徒手攀岩是一项死亡率特别高的极限运动,但Alex认为: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岩只是让那一天来得更快一些,所以一定要挑战最棒的目标。整个纪录片中他都不断用语言和行动呈现出卓越者的信念,让孩子们深感震撼。老师则带领大家去尝试理解Alex为什么这样想问题?和我们大多数的平庸者信念有何不同?希望他们能从中学习Alex的信念,向卓越靠近。

03

《阿甘正传》电影课

在追求卓越中的另一个大的障碍,是被感觉驱动着做事,忘记了目标。孩子们都很聪明,但障碍他们的不是智力,而是目标不够纯粹,很多时候会为了找各种各样的感觉而做事。例如男生们普遍希望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很厉害,得到老师和伙伴们认可,因此会比较要面子、逃避问题、自以为是。女生们则比较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因此会比较纠结和别人的关系,情绪时好时坏。而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是智力最出色的,而是目标最纯粹、最不找感觉的,才能够实现卓越。

所以这个月用《阿甘正传》电影里阿甘和珍妮的对比,引导孩子们去理解:珍妮这类从小希望站在聚光灯下、被人关注的感觉型人,往往会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感觉中,并给生活带来混乱的麻烦,最终越来越痛苦。而阿甘这种将感觉放在一边,专注于将手头的每一个小目标做到最好的人,即便很笨也会变得卓越,并从中体会到长久的快乐。可见:追求目标、不关注感觉的人会获得最好的感觉,而找感觉的人最后一定感觉很糟。这次讲解孩子们对珍妮的人生印象很深刻,体会到了找感觉的人痛苦的结局,自己绝不要过珍妮那样的生活,因此更坚定了要改掉自己找感觉的习惯,多关注如何成长自己。

04

社会阶层

当孩子们认为平庸会带来更多快乐时,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平庸的结局缺乏了解。所以这个月的最后一个相关课题,是讲解什么是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将带来怎样的不同结果?从中引导孩子们看到,虽然同样生活在一样的社会,但不同阶层的人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处境。最底层的人连卖身都没有人要,而上层的人却可以靠头脑、资本运作来轻松创造价值。未来我们的国家,阶层也会开始逐渐固化,就像现在的欧洲国家一样。如果你因为平庸而处在底层,可能这一生甚至家族的后代都要被困在这个阶层中,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却依然可能上升无门。

相比之下,我们是极其幸运的一批人,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机会。课上老师带大家看了《天命之女》这部纪录片,讲了一个印度的学校,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印度的底层人跨越牢固的阶层,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边看纪录片老师也边引导大家:和他们的艰难相比,我们的机会是绝佳的,希望大家不要浪费这个机会,而是抓紧每天努力提升自己,成为卓越的人。

05

辩论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对选择卓越还是平庸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但是之前的学习都还停留在听老师讲课上,并不代表自己完全掌握。而要践行出来,光靠听来的概念是不够的,孩子们必须将课程所教的信念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上一周班内进行了一场辩论,男女生小组分别捍卫两种观点,讨论“卓越的人生和平庸的人生哪个更加轻松快乐”,目的是在双方捍卫立场的过程中,都去查找资料、梳理课程要点并组内讨论,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往期文章:国际今日辩论:谁的人生更轻松快乐?平庸者还是卓越者?

一开始准备时,孩子们发现虽然以为自己对辩题都理解了,但梳理起来依然比较困难,中间有很多逻辑并没有完全理清。因此老师会分别指导两个小组,提供论证的角度、思路,和孩子们辩论,帮他们一步步理清。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男女生小组的整体表现都有许多进步,思路比刚开始清晰很多。但是在自由辩论中普遍乱了阵脚,思维出现混乱,说明思维反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02

破除限制性信念

01

日课总结

为了巩固课程中学到的新信念,并落实到生活中,这个月学生们每天在日课总结中写出今天的一个不足,并从中分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是什么,然后再将逻辑重新梳理以建立正确的观念。每周老师会对大家的日课做一次点评,并选一些共性的观念示范分析。这个月带孩子们分析了“在老师面前发言会显得自己愚蠢”、“被人认可比提升自己更重要”等大多数同学经常出现的观念,并认识到其中的荒谬之处。经过一个多月练习,孩子们反映自己对念头的觉知力有明显提高,虽然不能完全扭转,但大多数时候都能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这些念头。而且从大家写的日课来看,孩子们对问题的分析也有所提高。

02

能量图点评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11条能量原则的理解,这个月开始每周老师会带大家解析一幅能量图,目的是让孩子们更清晰地理解正面人格的人是如何想问题的。班级能量评分完之后,老师带大家互相提建议,每个同学选出一幅最需要改进的能量图,或是最需要调整的观念,作为下个月的改进目标。每个孩子具体的改进点会在个人部分和您详述。

四、运动

在上个月的基础上,这个月的运动方向做了一些调整,把右手拳的实战对打改为柔功练习。这个月山长到校区时,教孩子们如何不用力气地把对手摔倒,平时摔跤力气很大的同学到山长那里就完全用不上力气,即便是老师们上场也不例外。山长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太极,让孩子们觉得很神奇,纷纷在摔跤垫上练习山长教的方法。虽然这种功夫短期内很难掌握,但孩子们很喜欢这种练习,山长也鼓励说,他们学得很快,等再大一些争取跟山长学更深的功夫。

山长建议孩子们目前可以多练习柔功,用游戏性的摔跤、推人让他们养成不用蛮力的习惯,同时训练好柔韧性和协调性。有柔功基础到15岁以后学习太极就容易上手,所以这个月将右手拳实战都调整成了柔功项目。

在体能、劈剑、打小球这几个项目上,这个月孩子们也有明显的进步。做体能项目时越来越轻松了,速度和数量在慢慢提高。劈剑和打小球时的专注度也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已经可以坚持打球30-40分钟不掉。

不过由于运动姿势和习惯的误区,班内有小部分孩子会或多或少有膝盖疼、脚腕疼的问题,部分运动不能正常参加。在请应老师帮孩子们检查后,应老师推荐了一些动作给孩子们练习,慢慢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但时间周期会比较长,如果家长们觉得有必要建议可以假期带孩子请医生调理。为了避免损伤,这部分学生没有安排体能项目,用易筋经等修复性的运动来代替。

以上是本月班级的学习情况,下面和您交流一下孩子本月的个人状态(略)。

                    中级一班班主任:明颖

                     助教老师:许可

                     2019.5.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