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永友:打油诗里看教育变化

 昵称48860834 2019-05-18

改革开放初期,我刚上一年级,老师是刘海成,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高中生。本来他学习成绩特好,可以升大学深造,家庭贫困的原因,让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村当了民办教师。

刘老师活泼开朗,很有才气,教学得法,幽默风趣,善良热心,有口皆碑。他一点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他出口成章的才能。

不论看到什么,略一深思,刘老师便能脱口而出四句或者八句“打油诗”。有年冬天,一位醉汉踉踉跄跄走到学校门口,向正在上课的刘老师要水喝。刘老师知道醉汉因为孩子多,家庭贫穷,常常借酒浇愁,便一边给他端水,一边说道:

天寒路滑雪花飘,大叔讨水到学校,

给你端茶费时间,不给你端没礼貌。

饮酒不是快乐事,何况大醉增烦恼,

花钱受罪伤身体,不如趁早来戒掉。

醉汉人醉心不醉,听了刘老师的话,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抹抹嘴,啥也没说,转头回家了。第二天,发誓戒酒,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逐渐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那时候村里学校条件很差,刘老师一首“山村学校素描”很准确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一排土房露着天,

半截院墙没有砖,

北风吹来当电扇,

下雨地上冒喷泉。

后来,赶上全县校改工程,校舍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刘老师又作诗一首:

土屋变成大瓦房,

玻璃门窗亮堂堂,

水泥地面新桌凳,

师生心里喜洋洋。

2000年我师范毕业后,有幸分到母校,和刘老师成了同事。十几年过去,母校变化更大了,不光门窗换成了铝合金的,教室里还安上了暖气片,教室里架上了有线电视。刘老师新作又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年更比一年强,

校舍变化更是大,木窗换成铝合窗。

教室安装暖气片,师生手脚不冻伤,

有线电视进教室,学生个个喜洋洋。

要说校舍变化最大还是近几年,2013年实施的“均衡发展”工程,让我们山村小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光平房建成了教学楼,还安装了多媒体、空调,教师都用上了电脑,快要退休的刘老师天天高兴地合不拢嘴,一首诗歌油然而出:

山村建起教学楼,配套设施第一流,

均衡发展惠百姓,改革开放硕果稠。

感谢党的政策好,日子一步一层楼,

喜看改革收益大,师生天天乐悠悠。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是一瞬间,却给我国广大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四十年的喜人变化,刘老师对我说,这四十年来变化都很大,只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乡村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初心没有改变。条件艰苦时,苦中作乐;条件改善时,自我充电加压;条件优越时,紧跟时代步伐,撸起袖子加油干!说到这里,刘老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不忘初心往前行,

对党忠诚贯始终,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丰硕成果惠师生,

坚定信心跟党走,

奔向美好锦前程。

(作者为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中心小学教师,中共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