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4748)莆田木兰陂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5-18


莆田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木兰村黄头自然村与陂头自然村之间。距莆田释迦文佛塔南5.6公里。距仙游文庙东343公里。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莆田木兰陂

      莆田木兰陂始建于北宋平元年(1064),经三次营筑,元丰六年,(1083)竣工,是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东南西北走向,占地面积583平方米,陂身长110米,高7.25米,陂墩39个,陂门38个,冲沙闸一个,南北护陂堤、南北进水闸门各一个,大小沟、渠道113米,沿渠配套工程一百多座,可灌农田25万亩。

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自宋至今近千年,经过无数次洪潮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作用。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其中南干渠长约110公里,北干渠长约200公里,沿线建有陂门、涵洞300多处。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

福建莆田木兰陂
     
 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 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先后经过3次营建,历时20年,经受两次严重的失败,至第三次建陂始获成功。第一次是在宋治平元年(1064),由长乐女子钱四娘携带10万缗巨款,在木兰溪将军岩(今樟林村)前拦溪筑陂。该处右岸是鼓角山麓,岩盘裸露,直趋河中,对岸为河谷农地,基础不相一致,且水势右急左缓,陂刚建成,被暴涨的溪洪冲溃,功亏一篑,钱四娘愤而投水自尽。

福建莆田木兰陂
      第二次,钱四娘的长乐同邑进士林从世又携款10万缗,在前次陂址下游温泉口再度筑陂,又因港窄流湍归于失败。第三次,宋熙宁八年(1075),侯官(今福州城内)人李宏奉命来莆,携金7万缗,得僧人冯智日的帮助,吸取前二次的失败教训,慎重选择坝址,在钱、林遗址上下游间,溪面宽阔,水势迂缓,两岸夹峙处筑陂,由高僧冯智日涉水插竹、放样施工。李宏建陂历时8年,于宋元丰六年(1083)告成。
福建莆田木兰陂
  
    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原建有协应庙,亦称李宏庙,现改为木兰陂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以及1962年冬郭沫若到此游览时写的《咏木兰陂》诗碑612 。馆旁有恩功亭和宋郑耕的木兰书堂古迹。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