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永铸:春秋仲姞豆铭文考释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5-19


青铜永铸,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氏,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院,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从事文博、考古工作20余年,参与专业论文汇编40余篇,从事野外考古发掘近万次,其中《临淄商王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获得93年山东省重大考古成就奖。此墓地一夫妻并穴墓中出土大量礼玉,填补了临淄无葬玉习俗的空白,为研究战汉时期临淄地区玉器葬俗制度以及玉石流通途径奠定了研发方向。本人还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之余,积极实践各时期的青铜范铸技术,为研究、积累先秦齐地各时期的青铜范铸形式总结了资料。

春秋仲姞豆铭文考释

青铜永铸

“敦”、“豆”器形比对

现存齐文化博物院的一件春秋后期青铜豆,内部铭文很有意思,其器形是一件“豆”的造型,但内部铭文却偏偏自铭“錞”,有的专家也译成“敦” 。

“錞”是多音字,有两个发音(chún、duì),要是发音(chún),代表的是一种古代乐器,这种乐器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为虎形钮,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

要是发音“duì”,那么就是一种冷兵器矛、戟的附件,专指矛、戟柄下端的平底圆桶金属套。铭文最后一个字译成“敦”的话,就是一种盛食器,器行多球形或椭圆形,上下开合并且上下置对等的器物足,两边设置对等的环耳,用于祭祀和宴会时盛放黍、稷、稻、梁等食物。(敦,在考古学中念做duì)


但这件自铭“錞”或“敦”的青铜“豆”形器物从外观看好像和上述几种器物用途都没有关联。“豆”形器物下部都有柄,上部是球形带盖深腹和无盖盘状浅腹两种造型,有盖的球形深腹青铜“豆”,盖上多置三足或盘钮,豆体两边对置环耳,流行于春秋后期。    

这件青铜豆形器物为何铭文会自铭“錞”?如果把这篇铭文最后一个字释读成“敦”来说,这件器物就可以延伸理解。因为青铜“豆”这种器物的上半部造型和青铜“敦”的形体很相似,如果去除了豆柄,“豆”的上半部分俨然就是一个“敦”的造型。

再结合这件青铜“豆”形器的范铸工艺看,上下部分采用的是对接插合结构,这都是春秋时期的青铜范铸工艺特征。春秋时期这类器形的柄部都是与“豆”体部分分铸后再插接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也就是说,先分别做好豆体上下两部分后,再在对接处灌注铅锡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

铜盖豆   战国   临汾市博物馆藏  纽扣拍摄

春秋晚期  四虎蟠龙纹豆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战国  綯纹矮足敦

保利艺术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试想一下,这件自铭“敦”的豆形器物是不是就是在原来“敦”的基础上再加装了一个高,柄使之成为了“豆”形器,其实它的实际用途还是和“敦”一样。要是这种观点成立的话,这说明春秋后期深腹青铜豆和圆形青铜敦的用途是可以相通的。

一般都认为“敦”都是盛装黍、稷等食物的器具,“豆”是盛装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具,要是把两者用途同等的话不太符合文史记述。不过在春秋以来,一器多用现象非常普遍,如“壶”即可盛水也可盛酒也可储酒。这种现象在现在考古中也时有发现,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临潼区湾李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在一战国墓中取出一青铜敦,发现锈蚀严重又十分沉重,无法揭开。

送至文保室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一块块碳化的东西将铜敦装得满满的,最后考古人员决定拿出一块掰开看看,结果发现里面有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丝,后经中科院专家通过蛋白质分析最终鉴定为黄牛肉。[1]可见一器多用现象在春秋以来已属正常,并不能确定一件器物非得专属一种用途。

根据这件器物的铭文拓片翻译一共20字,铭文是:

唯王正九月辰在丁亥,槩可忌作厥元子仲姞媵錞(敦)。 

唯,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 。在这里表示肯定。

王,这里指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正,正当。

九月,农历九月。

辰,时辰。

丁亥,四号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槩,古通“慨”,感慨。

可,允许。

忌,忌讳。

可忌,没有什么忌讳。

作,制作。

厥,代词,这里指:其;他的;她的意思。

元子,郑玄 注:“元子,世子也。”    

厥元子,其世子。

仲姞,仲,排序二,姞,是姓。仲姞就是姓姞的二丫头。

'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商代末年的鄂国(今河南沁阳,周初迁徙湖北鄂城)国君,时称'南伯侯',即为姞姓鄂氏。西周时密须国(今甘肃灵台以西一带泾水上游)的国君密须康公,也是姞姓密须氏。

周代贵族才有姓氏,男称氏,女称姓。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例如:伯禽父 、仲山甫、 仲尼父、 叔兴父。

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或(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例如孟妊车母(注:见《铸公簠》),中姞义母(注:见《仲姞匜》,中即仲字。),等等。有时候省去“母”字,例如季姬牙(注:见《鲁大宰原父盘》);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注:见《应侯簋》);有时候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寿母(注:见《鲁生鼎》),帛女(注:见《帛女鬲》)。但是最常见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芈等等。

媵,(yìng) 古代指随嫁物品,亦指随嫁的人。

錞,(chún ,dui)多音;敦,(dūn)都是器物名。

媵錞(敦),随嫁一件叫錞(敦)的器物。

这件器物铭文的大意是说:姞姓二丫头要出嫁了,她的祖父看好了日子,在九月四号的晚上大约九点至十一点左右,令人做了一件“錞”(敦)送给她做随嫁品。铭文字义排序意译是:祖父在九月四日晚九点以后,感到没有什么可忌讳的事情后,做了一件器物送给了其世子的孩子排行老二的姞姓女儿做为随嫁品,这件器物的名字叫”錞”(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