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wenxuefeng360 2019-05-19

希望孩子中英文俱佳达到“双母语”的水平,是很多父母的教育梦想,通过精心设计的家庭沉浸式英文学习环境、大量输入原版英文书籍教材、动画片,上国际学校双语学校以及出国留学……各种手段和方法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发现,其实“双母语”的梦,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按照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母语不仅是一个人精准表达思想和语言的工具,也是一个人的最终的身份或者文化归属

所以,母语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发展过程,语言的背后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习俗理念,其运用变化都是十分细微和多变的,只有掌握这种细微的运用变化,才能将语言学到母语的程度。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人工创造英文母语环境,用自然“习得”的母语学习方式来学习英文,超越了传统英文学习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英文学习效果,可以预见,中国孩子的英文水平将会越来越好。

但是,在非母语环境中,即使我们用学习母语的方法来学习英文,还是仍然无法达到英文母语的程度。

国际学校:外教留下的漏洞数不清?

一名国际教育顾问在教授国际学校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因为缺乏知识体系建构,有诸多低级语法错误——大小写、单复数、代词的所有格、宾格和反身、逗号的使用、动词的使用等等,以及语法的薄弱、语感的匮乏和学术词汇的不足,令她开始反思国际教育和国际课程背后的不如人意之处。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谁会想到上了6年国际课程的学生动词不会变位呢?许多过去分词认都认不出来,更别说灵活运用。动词是句子的灵魂和引擎,能不能自如地驾驭动词是开法拉利和电瓶车的区别。

不把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第三人称单数;及物和非及物;规则和不规则;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搭配助动词和单独使用;主谓一致配合呼应彻底搞清楚,英语怎么可能学会呢?

我在学习上从不教条。加拿大同学的小孩告诉我,他们在多伦多不学语法,我看了他们的诗歌作文,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完成和进行时态、虚拟语气用得地道娴熟丰富,那不学语法似乎没有关系。而国内长大的小孩,无论在哪个体系读书,能够把动词用得到位的都是凤毛麟角。

我注意到高年级孩子们由于动词变位没有过关,写作时有意无意用最简单的动词和时态,毫无变化;低年级的孩子甚至连区别动词和介词、副词都有困难,深感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

虽然国际学校有外教教学,但英语语感的培养却不一定达标。校园作为单一的语言环境,浸泡量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语言需要不同场景下的狂轰滥炸。再加上孩子在入学国际学校的时候,中文已经成为强势母语,孩子学习英文的年龄又很小,无法意识地去识别并克服母语的干扰,以思考弥补直觉的不足。中文和英文是完全两套不同的语言体系,可以说是格格不入,所以,不同于法语和德语母语的孩子,母语对英文有促进作用。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而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没有严格的训练和监督,孩子做不到高质量的精读,对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其实远远达不到标准,而且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记笔记、举一反三,基本功就会严重缺失。

总而言之,国际教育的精髓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生态系统,如果只是三心二意之下引进的半吊子国际课程,形似而神不在,雇几十个外教在课堂充门面,是带不来家长对“双母语”的殷切期待。

从小移民:“语言磨蚀”了解一下?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是指双语或者多语学习者,由于缺乏其中一种语言的语言环境,导致该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从而导致该种语言能力的减退。

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妈妈发现: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在加拿大强势的英文环境下,缺乏经常练习和接触中文的环境,我女儿的中文出现严重的磨蚀现象。她不仅对中文渐渐生疏,甚至还产生了抵触情绪,原有的中文能力在一步步退化,进一步的中文训练也变得日益艰难。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和使用英文,接触中文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女儿的中文使用率缩减至家庭内部的简单日常会话,中文听和说的能力不断退步,经常说得磕磕巴巴,稍微深入一点的话题交谈就会变成英文,而且越来越不愿意说中文了。

随着英文程度的提高,以及对加拿大的环境的更加熟悉,文化更多的了解,女儿更喜欢看英文书了,不太愿意看中文书了。

离开中国越久,对中国的生活环境、历史和文化越来越模糊,对中文书越来越难以理解了,不仅原有的阅读水平在不断退步,进一步的提高阅读能力很困难。最难的是写作,是需要深度的中文思维,这简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难关。

为了保持和提高她的中文水平,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在家尽量保持中文沟通,由于家庭日常生活无法涵盖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有空我就跟她一起阅读中文书,把她送到周末中文兴趣班和中文夏令营,暑假尽量带她回国,但这些中文输入对母语水准要求来是远远不够的。

就和很多的海外妈妈一样,在欣喜于孩子英文日益提高的同时,眼睁睁地看着中文一点点在女儿身上消退,感觉回天无力,我的“双母语”梦想也就渐渐地破灭了。

正如前文所说,母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和构建身份认同的塑造过程,母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情感和生活方式。

国际学校的“陷阱”:双母语其实是个不可实现的梦?

对试图进行“双母语”学习的小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同时建立两种语言认知方式,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会使他们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发生冲突,从而变成了两种语言的博弈和较量,谁强势,谁胜利,无法完全平等共存。而强行让两种语言系统的交叉和混用,不仅会使孩子的思维难以深入发展,影响语言表达,也会使得孩子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产生混乱。

总而言之,学习和使用效率高的那种语言最终会在博弈中胜出成为母语。

所以,对父母来说,应该放平心态,从根本上接受每个孩子都只能拥有一个母语,也就是最常用、掌握得的最好那一种语言,其他的语言都只能称之为第二语言,或者是达到日常生活交流的水平,或者是达到“学术语言”或者“工作语言”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