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思维——圆运动

 明月翠竹 2019-05-19

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和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都有讲关于圆运动的问题,圆运动的思想其实是贯穿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维方式,不是谁提出来的。只是后来通过这些著作把看病这块的运用系统化了,梳理了一下怎么具体操作的问题。现代人因为脱离了古代的传统文化熏陶和受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冲击,而对这一套思维有距离感,没有潜移默化形成。

简单讲圆运动就是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规律。当人在生病的状态下,肯定有哪里是违反了这个运行规律和轨道的,我们把它找出来并纠正,恢复它正常的圆运动,病也就自然好了。我们讲理论的话就是要站得高,望得远才行,一个理论不光能指导看病,还能指导其它方方面面,方能体现大道至简之理。

中医讲的人体地图是重气化,轻解剖的,“人活一口气”,只有这口气还在你的体内流转,才是个活人。中医讲“肝左升,肺右降”,根据解剖位置肝在右边,怎么跑到左边去升呢?就这些问题中医被批判不科学。实际上中医讲的“肝”并不是解剖位置的“肝脏”,而是讲的功能状态,讲的“肝气的运行”。这里讲的“左右”也不完全是具象化的人体的“左边右边”,这个方位是根据先天八卦来定的。

某个中医学习群就有人抛出来一个问题,《四圣心源》里讲的“左升右降”是指患者的左右还是医者的左右?简单讲是患者的左右,我们给患者看病,找病因肯定到患者身上找呀。但又不是可以看见的人体的“左边右边”,不是我们讲的左边长了什么器官,右边长了什么器官,这里是讲的“气的运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中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和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这话也是错的。这么讲的话谁行医时间最长,谁看的病人最多,谁的医术就最高,没这回事。

那圆运动的理论到底怎么来理解呢?怎么来验证对不对呢?实际临床怎么运用呢?

中医讲“天人相应”,天体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到了我们人身上有没有相同的规律?

银河系星云图是这样的:

来氏太极图是这样的:

人体的DNA双链图是这样的:

从宏观到微观,我们来看看规律是否一样。银河系星云图跟来氏太极图很像毋庸置疑,可能我们的太极图就是通过观察这些星象而画出来的。DNA的结构古人应该是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肉眼也是看不见的。DNA是个双螺旋结构,两条链这样扭动旋转的。太极图也是双螺旋的,黑的部分转出来,白的部分转进去,同时进行的(实际上是个立体图,要想象成个球体)。

再来看一年的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是万物生长(升发)的,夏天长到一个顶峰要准备降了,秋天就是肃杀收敛,冬天则是要尽量藏得深,才能保证来年更好的升发。

还有一天中太阳东升西降的规律,也是构成一个圆运动。这个还可以跟《伤寒论》的六经病欲解时联系起来。

早上的时候太阳初升,阳气处于萌芽状态,为少阳;到中午阳气最盛,为太阳;下午阳气由盛转衰,阴气出来,为阳明;晚上阳气潜入阴中,过度到三阴。

圆运动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是这样:

再加上六气和五行配属之后,则是这样:

这里其实转的都是一个立体的太极图,中间还有个想象的轴。彭子的思想“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中气其实就是指中间的脾胃之气,土是永远居中的,李杲的补土派理论为什么到今天还是非常好用的,不管什么病从脾胃去论治似乎都能起到一些效果。因为土是“执中州以溉四旁”,就是它在中间,你把它治了,其它木、火、金、水四边的病变都可以有帮助,因为它离那四边都很近,随便打一通都会带到一些,起到治疗作用。

这个思想其实在《伤寒论》里面也是有体现的,《伤寒论》虽然没有提到圆运动这些字眼,但是它的方子里面都是有体现的。比如《伤寒论》里面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几味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人参就被认为是补中土、中气的药。只有把中土补起来了,气才能转得起来。一旦它转起来了,那个势和力是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大的,身体的自愈机制也就启动了。

下面讲具体看病时操作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的思路来讲,不一定要千篇一律照搬。

原则就是通过症状去卡死病机,经方抓主证也是这个思路,几个有关联的症状在一起,病机就是这个没跑了,还是非常精准的。

如果有经方的这些主证是比较好办的,如果没有这些就通过吃喝拉撒睡的基本表现来看其背后的气的运行状态,跟六经建立联系来选方用药。

举个例子,不管看什么病,有时我具体症状问得还不太细,但是汗出和大便情况基本都会问,不把握这个很多药都不知道怎么开了,也容易出现一些医疗风险。

怎么讲呢?现在医疗安全问题可以说是时刻要绷紧的一根弦,不管病能不能治好,首先要把握的是人身安全问题。按照圆运动的思想去考虑问题,还是比较稳妥的,《伤寒论》有些原方开出去,药是比较猛的,一定要全盘去考虑。

汗出的情况就把握里面气是郁住的还是外散的。简单的法门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麻黄就是给你打通一个身体和外界沟通的渠道,给一个气口,可以从里到外抽通,让里面的一些不好的东西能散出去。

如果这个人不出汗,哪里又长了什么结节之类的,那就基本可以用麻黄、细辛这些抽通的药,把郁结之气散发出去。但如果这个人虽然不出汗,但是一直解稀便,每天拉3-4次,说明它本身的元气也是不断在外泄,不可多用麻黄、细辛这些药,如果下面在元气外泄,上面太阳这层又有气往外跑,那人很快要垮了,这样治疗就不对。

如果病人是汗出较多的,不管自汗还是盗汗,说明它整个的气是不断外泄,就要想办法敛回来,把正气抓回来。比如有些药性我们讲它“敛正不敛邪”,正气抓回来,邪气就不要再回头了,乌梅、五味子、山茱萸这些可以看作是这类药。

比如治疗咳嗽,咳出较多的清稀白痰,本来有很大机会可以用小青龙汤,但若是有盗汗的话,就不能这样用了,可能会转去用从龙汤(龙骨、牡蛎、白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要把元气往回敛,元气收回来就能抵抗病邪,把病邪推出去。本来邪气出去的那个通道是通的(因为有出汗),就不需要用麻黄这些药来打通了。

其他内容下次再讲。。。。。。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提供的药方,均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若自行按图索骥,套用药方,则后果自负。

治病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