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糖尿病病人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我国,第三是美国。 美国目前大约有2080万糖尿病患者,占到人口的7%,其中有95%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有600万患者根本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 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目前占据全球之首,大约有1.2亿人数,血糖不正常人就达到2.64亿,而直接受到糖尿病威胁就达到6.64亿! 糖尿病患者,晚上出现这4种表现,就要控制血糖,警惕并发症! 1、失眠 糖尿病患者,多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起夜频繁。 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会使得糖友口渴烦躁、多饮多尿,尤其在睡前异常口渴而大量喝水,这样就会造成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 并且临床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时容易憋醒,继而影响睡眠质量。 2、皮肤异常瘙痒 若皮肤没有出现疾病,且干净清洁,却经常出现瘙痒难耐的症状,有糖尿病的患者就要担心自己的血糖了! 血糖过高时,体内的糖分不能充分吸收,因此身体代谢也会出现问题,而代谢很大一部分都是要靠皮肤。因此会出现瘙痒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用手抓,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3、睡前多尿 在正常情况下,睡前1-2次排尿都是正常现象,但是糖尿病患者每晚睡前都会排尿3次以上,这就要注意了!睡前经常排尿多,即使血糖没有问题,也要检查一下肾脏等相关器官! 4、饥饿 有一些糖尿病人在晚餐的时候吃的比较饱,而到了睡觉前还是感觉到饥饿,并且精神状态感觉比较差,就有可能是血糖出现波动。这主要是跟自身的血糖代谢有关系,要注意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人,可通过以下几点控制血糖一、多喝茶水,补充体液夏季,人体出汗多,多喝茶水,不仅能补充身体水分,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如,蒲公英干桑茶 此茶取蒲公英40g、干桑15g,混合均匀后,每天2-5g热水冲泡即可。 干桑 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将其称为“神仙叶”,具有补滋阴补血、疏散风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 中医将干桑用于临床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国内外已证实,干桑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蒲公英 具有清热解毒、保肝护肝作用。研究证实,蒲公英多糖是蒲公英具有降血糖活性成分之一,还可以提高免疫力。蒲公英具有降低正常及餐后血糖的作用。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 坚持每天喝蒲公英干桑茶,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好处。 二、改掉坏习惯 1、不要吃得过饱 长期进食过饱也易患上糖尿病,且吃过多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吃得过饱会导致人的体内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2、不要经常熬夜 现代人的夜生活丰富,不管是加班还是因习惯导致长期熬夜,不仅会降低身体抗病能力,还会引起血糖升高。 研究显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 3、不要过度偏食 饮食上偏爱高热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大鱼大肉、甜食饮料等高热量食物,会导致体重增长,从而诱发糖尿病。 另外,偏爱精米细面也会引起血糖迅速升高,加重胰岛细胞负担,也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主要是因每天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引起。 三、生活疗法 有些人在血糖不算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平时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很好的控制血糖的指标。 所以我们平时要少烟、少酒、多运动特别是血糖已经高的人群,最好有氧运动快走等方式。 合理的饮食习惯。 四、多按降糖穴 1、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按摩然谷穴要稍微用力一些。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诸多经穴中最有养生保健价值的穴位之一,有调节身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从而能生化阴血,缓解阴虚症状。常按足三里穴能疏通气血,对糖尿病导致的肢体末梢循环障碍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涌泉穴 这是又一个著名的保健穴位,名字起得很有诗意,也很贴切,肾主水,意思即生命之水涌出之穴。长期坚持按摩该穴,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搓脚心,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功效,尤其适合肝肾阴虚的糖尿病患者,但低血压患者不宜常按该穴。仅有助降糖、降压,还能改善睡眠。 五、定期检查 血糖高,定期检测,检查,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并且,血糖高的人,要接手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 平时,多学习一些糖尿病方面的知识,科学控制血糖,认识并发症的身体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