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管石 (《纲目》) 【来源】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滴乳石)。 【动物形态】栎珊瑚 单体或微弱的群体。个体呈长柱状,个体内部的隔壁有三列以上,轴部微呈海绵状构造。 生活于暖海浅水中。 广西地区尚有用核珊瑚科核珊瑚的石灰质骨骼作鹅管石使用,主要特征是单体,柱锥状,个体内部的隔壁三列以上,具瘤结状的轴部构造。 【矿物形态】钟乳石,详'钟乳石'条。 【采集】栎珊瑚全年可采,除去杂石,洗净,晒干。钟乳石全年可采,选择细如管状的滴乳石。 【药材】①栎珊瑚骨骼 又名:珊瑚鹅管石。呈圆管状,有的稍弯曲,一端较细而尖,状如鹅毛管,长3~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突起的节状横环纹及多数纵直棱线,其间有细的横棱线交互成小方格状。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有多数中隔,自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气无,味微咸。 产于广东、广西。全国大多数地区均使用。 ②滴乳石 又名:钟乳鹅管石。详'钟乳石'条。 产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在吉林、辽宁、甘肃、山东、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使用。 【性味】甘,温, 【功用主治】温肺,壮阳,通乳。治肺痨咳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1~5分。 【选方】治一切劳,咳嗽壅滞,胸膈痞满:鹅管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香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宣明论方》焚香透膈散) |
|